廖裕芳博士逝世 一生为马来文学笔耕不辍

字体大小:

马来文学专家廖裕芳博士上周末离世。1975年,他以马来文书写《马来古典文学史》,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马来文研究者陈妙华认为廖博士虽为华人,但以马来文写作,并获得马来文学界的肯定,很不容易。

陈宇昕/报道 《联合晚报》/照片

马来文学专家廖裕芳博士逝世,享年79岁。

廖裕芳近年身体状况欠佳,少有写作,去年底病情加剧出入都得倚靠轮椅。上周六(23日)凌晨,廖裕芳感觉不适,紧急送院,最终不敌病魔,遗下妻子甘丽珍,一对子女,及六个内外孙。

廖裕芳灵堂设于华登弄26号(Watten Close)家中,订于明天(27日)出殡。

童年时已对马来文有浓厚兴趣

廖裕芳1936年出生于新加坡,童年时代在马来亚半岛丁加奴州的龙运海边生活,与当地马来孩子相处,早早对马来文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时代他回返新加坡就读育英、中正和华侨中学。后来他考进南洋大学,修读现代语文系,始终热衷学习马来文,与同学组织出版双语刊物《南洋文学》(Kesusasteraan Nanyang),以英文和马来文讨论马来亚文化。大三时他获得印度尼西亚大学奖学金到印尼深造,接着远赴荷兰莱顿大学,考获博士学位。

1975年,以马来文写作的《马来古典文学史》出版,奠定了廖裕芳在学界的地位。此外他还著有《马六甲典律和海洋法》《标准马来语简介》《简明马来语法》等备受重视的著作。

在《马来古典文学史》出版前,世界各大学普遍采用英国学者温斯德(R. O. Winstedt)于1940年以英文撰写的“A History of Classical Malay Literature”。当廖裕芳以东方视角写作《马来古典文学史》,该书即受到马来学术界欢迎,至今仍一版再版。

甘丽珍受访时说,廖裕芳一生钟情于马来文与印尼文,出国旅行的时候都会到穆斯林地区,即便到中国旅行他们也选择新疆。“除了去学校教书、出国工作外,他全部时间都在家里写作。”

1975年出版《马来古典文学史》后,廖裕芳没有停下脚步。甘丽珍说,丈夫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补充升级这部文学史著作,在出版印尼文版时增加了内容,后来是中文版,再接下来则是英文版。

中文版于2011年在北京出版,由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遇安教授等,根据印尼文版翻译。甘丽珍说,当时廖裕芳身体不适,因此没能亲自举办新书推介活动。不过著作翻译成四种语文版本,已是完成其心愿。

为本报撰写关于伊斯兰文章

2001年911事件爆发后,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极端组织等字眼令人陌生,《联合早报》力邀廖裕芳撰写专栏,从2001年写至2003年,为读者介绍伊斯兰以及马来西亚课题。

专栏结束后,廖裕芳迟迟未集结文章出版。甘丽珍说,廖裕芳心中觉得资料不够充分,希望再多写一些篇章,但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一直没法完成。去年廖裕芳的好友、本地学者廖建裕得知后,主动为他主编文集,出版《马来人与伊斯兰教》。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为马来人与伊斯兰教的论述,二为马来文学以及廖裕芳个人的文学与学术研究旅程,第三为附录。

除了学术研究,廖裕芳也撰写数部马来语/印尼语学习作品,为读者打开通往马来语/印尼语的大门。廖裕芳也主编过许多教材。

另一方面,廖裕芳也曾担任马来语文理事会理事,多年来积极推动本地马来文发展。理事会于2011年颁发特别马来文学奖予廖裕芳,表扬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

甘丽珍说,廖裕芳1996年离开工作岗位后,仍是退而不休,致力研究。2013与14年,他仍为马来报《每日新闻》撰写专栏,探讨马来文与印尼文的差异。毕业于新加坡大学法律系的甘丽珍,曾在国会担任助理秘书多年,退休后她一直帮助丈夫廖裕芳从事研究。

《马来古典文学史》价值非凡

本地马来文学者、作家得知廖裕芳死讯后纷纷前往廖裕芳住家灵堂吊唁。

甘丽珍说,他们一家人自1971年便居住在华登弄,多年来许多学者、学生往来。这间老屋见证了许多学术问题激荡的瞬间。

马来文学者杨贵谊与廖裕芳曾是南大同窗,后来廖裕芳获得奖学金到印尼大学深造,杨贵谊也自费到印尼进修,两人是多年好友。

杨贵谊说,马来古典文学不是一般人会研究的课题,廖裕芳《马来古典文学史》价值非凡。

杨贵谊形容,当年南大培育一批多语人才,廖裕芳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杨贵谊回忆说,他与廖裕芳晚年经常聚会,每周都定时到坡底吃午餐喝咖啡。

他还记得当时他准备撰写回忆录,就南大课题寻求廖裕芳意见,“他赞成,我才写。”

杨贵谊的妻子陈妙华也是本地马来文研究者。陈妙华盛赞廖裕芳的学术贡献,她说,廖裕芳曾执教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多年,桃李满天下,为本地培育了许多马来文学者与专才。

此外,他的学术论著,不仅为新马印大专院校使用,更广泛成为世界各地研究马来文学机构的重要用书。虽为华人,但他以马来文写作,并获得马来文学界的肯定,很不容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