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
2月12日-2月21日
不知不觉中,本地音乐人陈佳明的作品,已经陪伴大家30年了。
为人低调,总在幕后默默耕耘,陈佳明30多年来创作了许多至今仍深受欢迎的作品,如《城里的月光》《遗憾》《倾城》《过火》《我吃得起苦》《如燕》,每一首歌都描绘了一种情怀,感动无数听众,就连当红歌手至今仍在翻唱,赋予歌曲新生命。
来临华艺节,情人节的前夕,王俪婷(Olivia Ong)、阎奕格、郭美美、董姿彦、林倛玉、苏梽诚、刘晋旭、刘瑞政、邓淑娴与麦克疯,将携手演唱20多首陈佳明作品。
1982年至今创作200多首歌曲
去年,华艺节的节目策划赵国宏找到“弹唱人”负责人蔡忆仁,想要办一场陈佳明作品音乐会。身为陈佳明好友,蔡忆仁认为音乐会意义重大,尽力促成,最终成功说服向来谦虚低调的陈佳明。
这也是陈佳明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全部作品,一列清单,自1982年起,至今已创作200多首歌曲。
1983年2月,“地下铁”小组在裕廊初级学院举办“夜在地下铁”演唱会,成员陈佳明、巫启贤等人发表作品,轰动一时,激发许多年轻人投入华语歌曲创作(也就是后来的新谣),其中就包括本来只听英语歌曲的黎沸辉。
“夜在地下铁”演唱会中发布的其中一首作品《星的联想》,也将在阔别33年后,在陈佳明作品音乐会中重现。
不少人对陈佳明作品的认识,来自《城里的月光》这首歌。
1990年代,陈佳明为许美静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两人成为黄金拍档。当中不少歌曲出自本地电视连续剧,剧情与音乐丰富彼此牵动人心。许美静也成功打入港、台市场,被称为“天后杀手”。
陈佳明还记得当年为《豆腐街》创作时,监制郭令送常找他开会,梳理、消化剧情,他仿佛也参与了电视的制作,得益匪浅,就在这种双向作业中,音乐与连续剧有了更有机关联,有了更大感染力。
而今,电视台似乎更倾向采用邀歌的方式。
《城里的月光》是陈佳明作品中传唱度最高的,他不认为这首歌曾爆红过,而是20年来慢慢渗入听者心中。这首歌从来都不是主打歌,也没有一个正式的MV。
“就是美静在唱的时候,把现场拍下来。”陈佳明说:“有时候我听这首歌,会忘记这是我写的。在某一个阶段,它有了自己的生命,自己去行走。”
《城里的月光》有许多版本,从许美静的原版,到后来TANK的R&B改编,之后齐秦、齐豫的合唱,以及萧敬腾最新的翻唱版,加上许多歌手在演唱会、选秀节目演唱,它的音乐生命不断延伸。
陈佳明心中并没有一个最喜爱的版本,他能够接受不同的编曲,这次作品音乐会,他也在与团队琢磨该怎么编,“它还有很多可能性。”
以文字和录音
与观众分享作品背后故事
回顾自己的创作,他认为早期尤其学生时代、“不夜城”时代,作品多是有感而发,而成为音乐制作人之后,有了各方面的要求,为电影、为电视、为特定歌手而作,他认为这些框架并不会限制创作,反而能提供方向。
对他来说,理想的作品没有特定的形式,最重要是能触动人心,让人得到力量和安慰。而创作最痛苦之处在于:“明明有感觉,明明知道的,却怎么也写不出来”。至于快乐,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听者的共鸣。
陈佳明希望来临音乐会上,观众能够从作品中得到共鸣。届时虽为幕后制作人,但他仍将以文字和录音,为观众分享一些作品背后的故事。
陈佳明鲜少接受媒体访问,坐下来面对面谈更罕见,这次他梳理了自己的作品,与记者侃侃而谈。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受访?他说,依稀记得米拉昆德拉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作者应该躲在作品的阴影里。”
●“城里·城外”陈佳明作品音乐会/2月13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38、48、68、88元/SISTIC售票,热线:6348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