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开拓互利共赢空间

字体大小:

作者:姚为群

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中国希望通过这场全球自由贸易盛会让世界看到中国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未来的诚心。

一大创举,两个目标

进博会是迄今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5097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1045亿美元。全球鲜见的几何级经济和贸易增长,说明“入世”在最大程度上释放了中国生产力的红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在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后,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500美元,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达到2500美元,民众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出现了追求高质量、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趋向,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国内供给一时难以满足民众需求,因此居民境外消费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因此,瞄准“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这一目标,实现进出口相对均衡、满足广大民众消费升级需求将成为进博会的两大重要任务。

主动开放,共享成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世界各国应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提升多边和双边开放水平,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超越差异和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包容发展,携手应对人类共同的风险和挑战,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因此,进博会这一“中国制造”的国际公共产品可以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开展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平台。中国将始终如一地作为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扩大开放贵在力度与行动

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加大开放力度的具体措施:

激发进口潜力。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稳步扩大开放金融业,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尊重国际营商惯例,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

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认真实施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八大行动”,支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

习近平指出,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中国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还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域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一些领域风险挑战增大。对此,习近平将中国经济比喻为一片大海,他向世界阐明,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只要全面深化改革永不停步,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迎来更加光明的经济发展前景。

(作者是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研究员,本篇内容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提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