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讯)中国农业部官员指中国粮食进口有全球配额,并强调不会为了某一国家而调整,引发外界对于中国能否落实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的担忧。


综合路透社与财新网昨天报道,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本月4日在参加清华“三农”论坛期间确认,中国不会因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的承诺而调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的进口配额。他强调:“这是全球配额,我们不会为了一个国家调整。”


韩俊解释,所谓全球配额主要涉及小米、玉米和大米这三大主粮的进口配额。配额内实施1%的低关税,配额外的关税是65%。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去年9月公布的信息,中国2020年粮食进口配额及分配同上年没有变化。小麦配额963.6万吨,其中90%为国营贸易配额;玉米配额720万吨,其中60%为国营贸易配额;大米配额532万吨,50%为国营贸易配额。


中美去年12月13日宣布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时,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透露中国同意在两年内增购320亿美元(约435亿新元)的美国的农产品以及大幅度增购其他商品与服务。


莱特希泽当时说,中国同意在2017年购买24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底线上,在接下来两年里每年增购160亿美元。中方也表示会尽量将每年的美国农产品采购额再扩大50亿美元。这将使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增购额度提高到超过400亿美元。


不过,韩俊当时在中方举行的记者会上只说,中国会“大幅度增加自美国农产品进口”,并没有透露购买的数量。他说,中国除了扩大从美国进口大豆以外,还将扩大进口猪肉、禽肉等,这些是“当前稳定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


韩俊当时指出,协议实施后,中国会从美国进口一部分小麦、玉米和大米。他说,中国其实每年都从美国进口一些小麦和玉米,但数量有限,严格控制在关税配额范围之内。


美国国际资产控股公司资深亚洲分析师达林·弗里德里希斯分析,中国既要满足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的要求,又要不伤害国内农民,将面对平衡两者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