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跳跃的中间价 再议以篮子为锚

字体大小:

市场论

谢栋铭

自5月以来,受避险情绪以及美联储夏季加息预期重新升温的影响,美元大幅反弹,美元指数由5月2日的91.92低点上涨至95.80附近,涨幅超过4%。

美元指数的反弹也波及亚洲货币,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不同程度贬值。人民币中间价由5月3日的6.4565大幅下滑至5月30日的6.5784,跌幅超过1000点,并且超过了今年1月7日的6.5646低点。

近期人民币的走势也让部分投资者联想到今年1月人民币的大幅波动。不过和1月最大的不同就是,此轮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并没有引起新一轮恐慌性抛售。

从成交量角度来看,境内美元/人民币的交易并没有显著放量。

那是什么让市场在这一轮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中表现更为淡定?笔者认为这可以归功于中间价机制的透明度提高。事实上,笔者自己在预测每日中间价的准确度大幅提高,也显示人民币变得更可预测。

5月初以来,随着美元反弹加速,央行在人民币中间价设定中重新回到篮子为锚的策略。人民币指数触底反弹,回到97以上。

不同于1月人民币对美元和篮子同时下滑的局面,人民币虽然对美元贬值,但是对一篮子货币走稳,甚至小幅升值,有效抑制了人民币的波动率,帮助市场形成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的预期。

不过,在美元连续快速升值的情况下,以篮子为锚的弊端似乎也正在显现。形成了即期市场相对稳定,但是人民币中间价上串下跳的局面。

回顾过去两个星期人民币的走势,人民币每个交易日的波动都在200点之内。相对于即期的稳定,过去一周人民币已经有两个交易日中间价贬值超过250个基点。

人民币中间价的每日重估成为了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主要推手。从机构投资者角度来看,只要结合一篮子货币来看,就不难理解近期中间价波动的原因。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篮子货币还是个抽象的概念,人民币中间价这种跳跃式的贬值更容易让民众误以为央行有意主动引导人民币贬值。这可能会对央行的预期管理带来挑战。

总体来看,虽然以篮为锚的弊端正在显现,但是笔者相信在当前汇改下,这种模式依然是利大于弊。只是未来央行可能还需要在管理民众预期上保持谨慎。

当然一切改革除了需要信仰之外,还需要运气。目前人民币最需要的运气就是在美元/人民币触及6.60关键点位之前,美元能够中止目前的强势。一旦美元出现回撤的话,人民币很有可能会对美元反弹,从而再次形成双向波动的局面。而双向波动反复几次将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人民币单边贬值的担忧。

(作者是华侨银行经济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