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衔接地铁站枢纽 地下层商场需求增加

分析师指出,由于地铁站商场仍能吸引人潮,未来将增加并成为常态。图为莱佛士坊地铁站的零售空间Raffles Xchange。(曾坤顺摄)
分析师指出,由于地铁站商场仍能吸引人潮,未来将增加并成为常态。图为莱佛士坊地铁站的零售空间Raffles Xchange。(曾坤顺摄)

字体大小:

(沈越报道)本地购物商场的零售表现近来低迷,衔接地铁站枢纽的地下层商场却延续勇态。房地产分析师指出,这类商场未来将增加并成为常态,不少商家也趋向租用这类商场的零售空间。

马林百列站将建地下商场

据报道,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将兴建衔接汤申—东海岸线未来马林百列站的地下层单层商场,总楼面达13万3000平方英尺,可提供约8万至8万6500平方英尺的净可出租零售空间,预计在2023年竣工。

陆交局发言人表示,此举是为了改善地铁站的衔接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商场落成后将移交给土地管理局管理。

有别于莱佛士购物坊(Raffles Xchange)、多美歌购物坊(Dhoby Xchange)、滨海中心购物坊(Esplanade Xchange)等市区地铁站地下层商场,马林百列站的将是一个市区外的地铁站商场。

随着网购越来越普及,不少购物商场,甚至是乌节路商场均面对租户搬走、租金下滑、以及门市冷清的局面。

今年第一季,本地零售空间的价格和租金双双下滑1.9%,空置率则上升至7.3%。

但即使公众渐少踏入购物商场,他们仍需搭乘公共交通。因此,平日的中央商业区地铁站地下层商场展现的是另一番光景,午餐等尖峰时段尤其人潮汹涌。

SMRT目前是本地最大地铁站商场业者之一。根据公司上月底公布的财报,公司截至3月底的全年租金息税前盈利(EBIT)达8340万元,同比增长为4.7%。由租金贡献的部分,占公司整体息税前盈利的六成。

SMRT企业资讯与通讯副总裁纳丹(Patrick Nathan)受询时说,公司旗下地铁站和巴士站网络里的零售空间超过3万7000平方公尺(相等于39万8265平方英尺),包括餐饮、零售和服务店面,为使用公共交通网络的消费者提供“忙碌生活中的便捷”。

受访商家对地铁站商场的优点十分清楚。二手名牌包连锁店Madam Milan在本地拥有五家店面,其中两家设在地铁站地下层商场,一家在莱佛士坊站,另一家在丹戎巴葛站。

公司老板冯紫薇指出,由于这些店面衔接地铁站,经过的人潮很多,尤其是附近工作的白领,这就提高了店面的能见度,但人来人往是否转化成销售额则难以衡量。

她表示,公司不是特地选择在地铁站地下层商场开店,只是店面通常较小,不适合入驻较大的高档商场。此外,公司是以竞标形式,标得这两个零售空间的租用权,因此店面租金属于冯紫薇自认合理的范围。

世邦魏理仕(CBRE)东南亚研究主沈振伦表示,地铁站商场的确吸引到最多人潮,这类商场未来可能会成为常态,发展成全功能商场。不过,地铁站零售空间也有一定管制限制,如餐厅不能有明火。

莱坊(KnightFrank)执行董事兼商铺房产部主管谭笑凤指出,那里的商家有更好机会的捕捉地铁站乘客带来的商机,但这些倾向于便利和冲动的购物选择。

戴德梁行(DTZ)研究部东南亚区域主管李乃佳说,并非所有地铁站商场都能有良好表现,乘客很可能匆匆而过,前往与地铁站商场相连的另一个商场。谭笑凤表示,地铁站商场的格局如果是直线一条,一头的店面就很难吸引商家和顾客。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