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做出错误决定 你了解投资行为偏差吗?

插图/何宏章
插图/何宏章

字体大小:

理财锦囊

过去10年里用公积金投资的会员中,超过八成投资者获得的回报,低于把存款留在公积金普通户头赚取的利息,更有45%的投资者蒙受亏损。副总理尚达曼日前指出,造成投资者亏损的一大因素,是个人行为偏差(Behavioral bias)。

本期《理财锦囊》带你了解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决定的常见行为偏差到底有哪些?

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有不少习惯性行为偏差。安联投资(AllianzGI)资本市场和研究全球主管马涵义(Hans-Jorg Naumer)在《成功投资者的七个习惯》报告中指出,投资者要养成的第一个习惯,就是了解并克服自身的行为缺陷。

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就通过结合心理学与金融知识,阐述那些难以用纯经济理论解释的“非理性”行为,其中包括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如下所列:

■偏安倾向(Status quo bias)

偏安倾向指的是投资者安于现状,不愿改变,即便现状未必是最好的情况。例如,许多投资者只愿意把多余资金存入储蓄户头,或是投资货币基金,而不愿用来投资股票或债券,因为这样会改变现状。

联昌国际股票经纪林伟杰指出,偏安倾向不只发生在投资者身上,也可能影响证券分析师。当市场传出新消息,必须重新分析形势时,分析师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来修改他们此前做出的预测和评估,因为他们不愿改变。

“每当所投资的公司发布重要信息时,投资者就应重新评估现有投资计划,这样才能不受偏安倾向干扰。”

■框架偏差(Framing)

投资者没有收集足够资料,视野被少数信息构成的框架限制。这个框架不足以让他们看到整体局面,也无法找到替代产品,或是了解另一面的资讯。

马涵义说,投资者往往根据一个产品的短期表现来做决定,并没有分析这种局面可以持续多久,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投资者中常见的“本地产品偏好“(Home bias)就是框架偏差的一种表现。“例如,德国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德国股票所占的比重,往往高于这些公司的市值在全球市场的比重。这导致投资组合的多元化程度偏低,也让他们看不到其他更好的投资选择。”

■现成偏差(Availability bias)

人们更容易被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所影响,相信眼前看到和听到的现成资讯,而不是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问题。比如说,如果看到新闻报道股市大跌,许多人都被套牢,投资者也不太敢在此时进场。现成偏差容易令投资者反应过度,无法客观地分析情况。

股神巴菲特曾说过,“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就是在提醒投资者不要盲从大流,在任何时候都要理性、冷静、有主见。

■印证偏差(Confirmation bias)

人们在分析资料时,往往只关注那些能够印证他们看法的信息。假如将一份给予某只股票“中立”评级的分析报告交给两个对该股持相反看法的人,看涨的投资者更容易记得报告中印证其看法的正面信息,而看跌的投资者更容易记得报告中的负面观点。

林伟杰指出,这种思维偏差除了会让投资者选择性地搜集资料,还会影响人们如何解读资料。

比方说,如果投资者认为经济将在接下来两年保持强劲,可能会将“库存过剩”的情况解读成前景向好、生产商囤货以应付未来需求。而认为经济将继续低迷的人,则会认为库存过剩显示目前的需求量低,可能导致公司进行削价并影响其毛利。

“要正确地解读库存过剩,人们必须将各类数据纳入考量,并谨记不要被个人偏见影响。”

■沉没成本错误(Sunk cost error)

当一只股票总是在亏钱时,投资者可能会因为过去在这只股上倾注的金钱或精力,不愿正视现实,转换投资对象。马涵义说,印第安人有句谚语“如果马死了,就下马”,投资者应该学习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不要被已经沉没的成本影响。

他说:“我现在还会碰到一些在千禧年后以60或80欧元高价购入股票的投资者,他们仍在等待股价回到那时的高位。如果他们早点抛售手头股票,转而购买更多元化的德国或欧洲市场股票,赚取的回报已足够弥补损失。但十几年来,他们一直错失了这笔收入。”

上述偏差其实都是普通人常见的思考和行动方式。马涵义认为,行为偏差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了解自身思维定式,在做投资决策时避免陷入这些行为偏差的圈套,努力做出理性选择。

设“自查清单”审视投资行为缺陷

马涵义提出设立“投资者自查清单”,帮助投资者审视自身投资行为缺陷,作出更理智的投资决定。以下是清单中的部分建议:

■收集和你看法相左的资讯,并与能够“唱反调”的人对话。这会避免你陷入自我印证。

■你审视投资世界的“窗口”,是否足够让你在不同投资选项中做决定?你是否受某些特定事件形成的小框架影响,而无法看到更大的局面?

■在作出重要决定前,先冷静一个晚上,并问自己:通常会在情绪影响下做出什么行动?是否高估自己的能力?现在是否受某个特定市场趋势或收益影响?有没有考虑过与自己意见相反的资讯?

■是什么让你在股票赔钱时选择继续持有?是因为当初购买时的价格?还是你重新计算过这只股在未来的收益?问问你自己,我现在还会再买这只股吗?

■自律很重要。定期检讨个人财务资产,有助于避免在蒙受损失时出现“鸵鸟心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