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不再安全 投资者何去何从

字体大小:

就势论市

企业无法如期支付债券票息便属违约,但债券违约并不一定会导致债权人蒙受损失,只要同意重组债券,就有机会避免血本无归的下场。最近有好些债券持有人认为重组方案对他们不利,拒绝延长债券期限、延迟支付票息等重组建议,这最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收场。

上周又有一家公司寻求重组债券,包括刚在周一违约的柏利赛石油科技(Perisai Petroleum),过去一年,已有四个新元债券违约,并有至少七个提出重组。

最新加入重组阵营的Swissco,是多家受到油气行业不景气牵连的又一家岸外海事公司,由于行业本身面对挑战,预计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跟油气、岸外海事相关的企业面对债券违约的风险。如果问题只局限于油气及岸外海事领域,情况还不至于太坏,若引起骨牌效应而蔓延至其他领域,那就糟糕了。

企业无法如期支付债券票息便属违约,但债券违约并不一定会导致债权人蒙受损失,只要同意重组债券,就有机会避免血本无归的下场,但也要视个别公司的情况而定。

最近有好些债券持有人认为,重组方案对他们不利,拒绝延长债券期限、延迟支付票息等重组建议,这最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收场。

全球宽松周期一直在延长,范围也不断扩大——美国联邦储备局自去年12月启动让利率正常化的进程后,就一直没有进一步动作;欧洲中央银行采取负利率政策的同时也扩大资产购买计划;日本中央银行推行负利率后又出新招。

全球利率受到抑制,因此当市场出现稍微有吸引力的回报率时,投资者便趋之若鹜,将许多应有的基本投资原则抛诸脑后,例如:伴随高收益而来的是高风险。

新加坡正在积极发展零售债券市场,但这方面的努力并没有很成功,在新交所挂牌的零售债券只有11个,否则债券违约的祸害会更大。

中弹主要是较富裕投资者

目前中弹的主要是比较富裕的投资者,他们被定义为“合格投资者”(accredited investor),有更多投资可选择,银行可卖给他们各式各样的产品,包括只有大户才可买到的债券。

“合格投资者”的条件看似不易达到,其实不然,只要拥有至少200万元的资产,或过去12个月的收入至少30万元便算合格,而200万元无需都用现金,也可包括房地产,因此不少“有资产无现金”的人也符合条件。最早出现问题的Swiber债券,最低投资额是25万元,对这些现金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把25万元投入一个债券是非常高风险的做法。

往往在发生事情以后,便会有人开始追究责任——这个错了、那个不对;这个要检讨、那个得改进。有人提出以资产的多寡来决定一个人的投资资格不妥当,因为有钱人未必有投资知识,而且“合格投资者”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有钱人、可承受无限风险。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银行,认为银行不应该把债券卖给客户,还有人甚至认为,银行根本不应该帮这些企业发行债券!银行打开门做生意,这家银行不接,其他银行也会接。最近正巧看了朋友传来马云上电视节目的短片,一名观众埋怨淘宝把零售商赶尽杀绝,马云回应说“时代在变,即使淘宝不做,也会有其他人做,穷人不应该恨地主,穷人即使把地主杀了也不会变成有钱人”。

要认清投资工具的风险

同样地,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就算把债券封杀,很快便会有其他替代产品出现,而你也不会因此变成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政府可以收紧条例来保护投资者,但过度保护对市场的发展没有益处,更重要的是,投资者本身要学会在投资之前认清所投资的工具、当中的风险,而不是因为银行介绍、回报率高,便一头栽进去。

如果投资者没有学会自我保护,这类事件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重演。

多数人认为债券是安全的,因为金融教科书上将它归类为相对安全的投资,因此每当有回报率不错的债券发行时,人们会毫不犹豫把资金投入。

零售债券未必比债券安全

投资者首先要明白,债券支付高票息率是因为以这家公司的水准来说,如果票息率定低了,就会找不到买家。债券有很多等级,并非所有债券的风险都一样,投资者钟情的高收益债券也叫“垃圾债券”,它会得到这个名称,原因不言而喻。

而供散户购买的零售债券,未必就比大户购买的债券安全。11个在新交所挂牌的零售债券有五个“潜水”,即价格低于债券的面值、收益率比票息率高,说明了投资者对这些债券的看法有所保留。

投资者首先要明白,债券支付高票息率是因为以这家公司的水准来说,如果票息率定得低了,就会找不到买家。债券有很多等级,并非所有债券的风险都一样,投资者钟情的高收益债券也叫“垃圾债券”,它会得到这个名称,原因不言而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