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环执行合伙人郭素雯 误打误撞设立风投基金

字体大小:

为了随丈夫赴美而暂时告别银行部门主管的工作,却误打误撞接触到风险创投,更被科技投资深深吸引,成为上世纪90年代时硅谷罕见的女性风险创投者。对她而言,风险创投除了能赚钱,更有意义的是,它能把老一辈的企业家和新一代的创业人士聚集在一起,分享心得和经验,打造本地的起步创业环境;同时也让资金发挥最大用途,扶持有创意的起步公司,改善人们的生活。

30年前,当大家还在用软盘(floppy disks)储存资料的时候,郭素雯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个风险创投基金,这是第一个由新加坡女性创办的风投基金。

她是当时硅谷鲜少的女性华人投资者,也被称为“双重少数民族”。

通环(iGlobe Partners)执行合伙人郭素雯(66岁)在金融和创投界拥有30多年的经验。

风险创投界是个男性主导的行业。即便是现在,风投领域的女性仍然是少数民族。《福布斯》今年公布的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100人里只有九名女性。

谈到自己为何进入这个行业,郭素雯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1986年,郭素雯的丈夫被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派驻到美国硅谷设立GIC的海外办事处,在新加坡发展银行(星展集团的前身)工作的她申请了无薪假期一同前往。

到美国当了没多久的家庭主妇,郭素雯接到了当时新加坡科技公司(Singapore Technologies)总裁杨烈国的一通电话,问她是否有兴趣负责特许半导体(Chartered Semiconductor)的科技转移办事处,负责100多名新加坡工程师在硅谷的技术转移。

当时,新科和风险创投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合作投资特许半导体,负责的主管刚巧辞职。

1987年10月,郭素雯担任新科在加利福尼亚州办事处的主管,但不久后她认为这份工作缺乏战略性。

“双重少数民族”身份带来方便

同硅谷的风险创投人士打交道后,郭素雯决定投身投资界,为新科创立一个风险创投基金,投资美国项目,帮助起步公司和新科旗下的公司创造协同作用,把最新科技引进新加坡。1988年至1999年,她在新科旗下的Vertex Management担任多个职位,负责了三个基金。

在当时的风险创投领域,郭素雯形容自己是“双重少数民族”——华人女性。

谈到是否面对重重挑战,她说,其实自己是具备优势的。“从事科技的人,不少是亚洲移民,来自中国、印度和台湾。华人能很快打入这个圈子。”

不过,她也曾遭受过“歧视”。郭素雯坦言:“有时企业家和我的意见不同,不愿听从我的建议。有人会说,唉你这个女人懂什么?”

这时,她便会找公司其他董事会成员,让他们和企业家谈。

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风投行业取得成功,郭素雯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学习”。

在将近两小时的访问中,学习这个词汇频频出现。对她而言,只要保持好奇心,用心学习,进军风投这个行业的挑战并不算大。

“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以往在银行工作时,我主要和传统行业打交道,比如制造业、商品以及贸易,这让我接触到了高科技行业。”

风投行业主要投资的是科技公司,而科技领域瞬息万变。

“我必须每天学习,向别人请教,阅读研究报告,了解最新的趋势,同时保持广泛兴趣,因为创新的点子来自方方面面。”

她每天一早7时就参加早餐会议,一天开五六个会议,不断地拓展人脉。

“由于我是双重少数民族,有些人非常愿意提供帮助,耐心地向我讲解。”

她说,美国是个非常愿意分享的社会,新加坡应当学习这点。

“在新加坡,也许因为市场小,有人可能认为,如果今天我与别人分享,明天我的蛋糕就要被切成三块了。”

熟悉亚洲市场是郭素雯的另一大优势,她之前在发展银行担任国际信贷主管,负责企业融资。

投资科技公司时机是关键

在当时的起步公司当中,国际化的概念还没现今这么普及。

郭素雯说,科技起步公司创业家多数是技术人才,他们也许熟悉美国市场,但对亚洲市场陌生。“我了解亚洲的文化和渠道,能够帮助他们开拓亚洲市场,当时很少人从事这个领域。”

投资科技公司的一大挑战是寻找正确的时机。郭素雯说:“你不能太早投资,这样会烧钱;但也不能太迟,因为价格会太高。”

她选择和合作伙伴一起投资,这样对资金的压力不会过大,同时还可以向他人请教。

郭素雯早期的投资主要是在半导体领域,之后也包括电信器材、芯片和数据漫游等。这些是当时硅谷的热门投资领域,人工智能科技远没有成为流行词。

那现在她比较擅长哪些科技领域呢?她笑说:“我擅长赚钱。”

“科技本身不一定能赚钱。现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但能够赚钱的人工智能项目找不到。归根结底,产品和服务要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效率,才能有市场。”

对郭素雯来说,选择投资项目并不等于选热门科技。“科技做什么?卖给谁?能不能扩大规模?还有这个企业家能否说到做到?这些是关键。很多人可以给你非常漂亮的电子简报(Powerpoint),但大半人说得到做不到。”

同一个商业计划,不同的团队做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我们要如何用最少的钱和最快的速度把产品做好,通过销售批发渠道把产品卖出去?”

风投的项目并非百分百会成功。项目失败,她会进行检讨,“很多时候是企业家没有听进我们一半的话。”

若是企业家执意不听从呢?郭素雯说,那就只能把股票卖掉。

新加坡人不该把钱全投资房地产

风险创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新加坡人不应该全都把钱投资在房地产。

郭素雯认为,新加坡人理财时,应该拨出一部分资金放在风投基金,例如5%至10%的财富。她指出,一个基金的周期为10年至12年。如果年长者投资风投基金,可以当做是为下一代进行投资。

郭素雯说:“多半的新加坡人有钱了就去买房地产,留给下一代。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做。新加坡政府建的组屋非常好了,多余的钱可以去创业。”

她也鼓励老一辈企业家投资风投基金,除了赚取回报,还能和年轻的创业家交流,了解最新的趋势,帮助自己的业务跟上时代潮流。

同时与年轻人分享自己的经商经验,有助于提升本地的创业环境。

一般上投资风投基金的资金最少约100万元,而且必须是合格投资者。风投基金的回报如何?

郭素雯说,通环的基金目标是取得每年20%至25%的回报率,简单来说就是投资一元,五年后变成三元,十年后变成九元。

通环七年前投资的Unity,现在取得的回报已经超过了10倍。

郭素雯不认同“撒网式”(spray and pray)的投资方式,她专注寻找最优秀的项目,给予辅导,制定策略,为他们介绍顾客和新的投资者。

建议年轻人不要加入私人银行

郭素雯建议年轻人可以在公司工作几年累积经验,了解到哪些科技有潜能,为今后的创业提供点子。

她回想起来,当初也许应该早几年离开银行业,加入父亲的渔网制造公司,说不定能帮助公司转型。

郭素雯担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事业女性组主席,参加总商会的活动时,往往被问及下一代应该从事什么行业。她建议年轻人不要加入私人银行业务。“这份工作薪水高,但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你推销产品,但却不知如何组建产品。”

“风险创投不同,我们投入资金,还要为公司增值,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我们的工作也能让高科技来帮助传统工业,提升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

她举例说,通环最近投资了一家日本无人机公司ACSL,开发的无人机可以在室内进行检测。

她把这家公司带来新加坡介绍给政府当局,它开发的无人机可以进入到地铁隧道检测,节省人力。

当年破例投资创新科技

郭素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投资了创新科技(Creative Technology),这是当时Vertex唯一投资的新加坡公司。

Vertex的章程是只投资美国公司,目的是为了把科技引进新加坡。由于创新科技主要市场在美国,因此破例而为。

郭素雯针对创新科技展开尽职调查时还有个故事。“那时刚好圣诞节前夕,我去了一家电脑零售店。一名爸爸进来要买声霸卡(Sound Blaster Card),但店员告诉他已经卖完了。”

“他非常失望,告诉店员‘我一定要买到!这是我儿子的圣诞礼物,他指定要这个。’店员向他推荐其他的替代产品,他不接受,要求店员帮他订货。”

郭素雯在美国时曾邀请创新科技创办人沈望傅到她家,请他吃咖喱。沈望傅非常高兴,还弹了一曲钢琴助兴。

通环主要投资三领域

郭素雯的第一项投资是莱迪思半导体公司(Lattice Seminconductor)。当时这家公司刚脱离破产,正在筹钱并计划上市。在做完尽责调查后,郭素雯给出每股4.5美元的价格,但总裁开口要5美元,这笔交易没有谈成。

不久后通过公司财务总监介绍,郭素雯向公司的现有股东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买下股票,三个月后公司上市,她赚到了第一笔钱。

1999年,郭素雯和合作伙伴创办通环,投资新加坡和海外早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公司,杨烈国担任公司主席。

目前通环主要投资三个领域:物联网(IoT)(如可穿戴科技、智能家居)、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如网路安全、金融科技和消费者媒体),以及保健生物科技(如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和数码保健)。

它投资的公司包括用来开发Pokemon Go游戏引擎的Unity、3D扫描公司Matterport、金融网站NerdWallet、动画制作公司Sparky Animation、共用工作空间业者The Great Room,以及测试随需而至巴士服务的SWAT。

通环投资的本地节能科技公司安科系统(Anacle Systems),2016年在香港的创业板上市。

它提供房产设施管理应用软件和监控管理能源消耗的能源管理系统,已从本地市场进军中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