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流入是一把双刃剑,虽有助于改善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却也可能阻碍经济增长。
副总理及社会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昨天在印度尼西亚峇厘岛接受彭博社电视台访问时指出,对一个国家来说大量资本流入未必是好事,政府应该认真考量宏观政策,合理调配资本走向,以促进经济发展。
尚达曼是以二十国集团(G20)全球金融治理专家团主席的身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会场外接受访问。在谈及如何改善全球金融体系时,尚达曼认为国际金融市场需要更多流动性来维持市场稳健。
近来,美国加息和美元升值,导致阿根廷和印尼等多个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尚达曼说,当前市场流动性降低,许多国家的未来受短期资金流向左右,他们不得不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保护本国货币,但这无形中又阻碍了经济发展。
他强调,投资者不应只依赖经常项目赤字(current account deficit)来评估印尼和阿根廷等经济体面对的风险,因为这只是衡量国家可持续性和财政稳健程度的众多指标之一。更加值得重视的,是这个国家的经商环境是否良好,以及经济基础是否稳固。
经常项目赤字是指一个经济体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即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尚达曼同天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也以新加坡和韩国为例说明,许多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都是靠经常项目赤字来支持经济增长,在积累储蓄的同时进行投资。
他说,如今许多国家对经常项目赤字避之不及,这在经济和政策层面都有不良影响,全球都会受到波及。“我们要再次让各国能够承担可持续的经常项目赤字,提供可靠的融资,并让投资流向最有生产力的领域。”
在谈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的影响时,尚达曼说,中国经济趋缓并非受短期事件影响,而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无法继续依赖劳动力增长带来的红利,而是要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提升价值链地位来推动经济发展,增长放缓在所难免。此外,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让政策制定变得更加复杂,中国不得不以放宽信贷政策作为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