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商有道




新加坡的科技创新环境过去几年突飞猛进。在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调查中,


我国位列全球第八,亚洲第一。根据统计局数据,本地截至2019年有3600多家科技起步公司。


企发局统计显示,去年首九个月,本地共达成453宗科技创投交易,投资额逾50亿元。


我国私人企业也积极推动科技创新,2018年投入56亿元研发,注册2241项专利。


截至该年,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1万9400人,10年来增长26%。


疫情无阻行业尖兵迎难而上,摸索持久可行的康庄大道。本期《行商有道》


邀请四家科技起步公司的创立者,畅谈他们的科技方案如何抓住疫后世界的市场机遇。


为工业机器人“开眼”


陈义明教授和艾尔伯·考索(Albert Causo)博士


Hand Plus Robotics联合创办人,57岁、41岁


■创立年份:2018年


■科技方案:通过3D视觉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让工业机器人具有智能,超越在固定范围抓取固定部件的基本能力,可依据场景变化,灵活抓取部件。


你们的科技方案


可为市场带来哪些好处?


我们为机器人研发更高阶的智能,让工业客户依据本身需求,客制化地设计所需的机器人功能。不然的话,业者每改变一次动作或场景都须重写一次程序编码。有了3D视觉和机器学习,机器人变得更有智慧,运作就不受限于固定场景和动作。这可为客户节省不少时间。


目前,我们正参与政府的研发计划,为医院的药房和病房运作设计自动化程序,让机器人的运作更细致化,可完成到户交付(last-mile delivery)的动作,例如在不需人力的情况下把药递送到病人手中,而不纯粹只是把物件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冠病疫情带来的


最大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阻断措施期间,我们的项目执行遇到阻滞。虽然许多工作可各自在家进行,可是为客户的机器人进行最后的集成时,不能聚在一起工作,影响了进度。


阻断措施后,工业客户要赶进度,要求我们为机器人的运作加速,我们的四人小团队要应付客户急切的需求,也面对挑战。


但疫情让制造业者更加意识到智能机器人在极端情况下可为生产线继续运作,维持社会正常运转起到显著作用。


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线上辅助人力越来越普及,对我们是显著商机。


你们为公司未来五年


的发展设定了什么目标?


我们希望未来五年能走出新加坡,把智能方案推广到东南亚,也希望目前的四人团队能扩大到20人左右。我们能为制造业者和物流业者,包括电商物流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智能方案,减少对纯人力的依赖,提高生产力。


就业大数据助企业掌握先机


颜家晖


JobKred联合创办人兼总裁,37岁


■创立年份:2014年


■科技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抓取就业市场海量信息,从招聘广告到求职履历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各行各业最新脉动,为企业提供及时信息与咨询,进行业务和人力规划。


你的科技方案可为


市场带来哪些好处?


企业可使用我们的就业市场数据,来判断员工需要哪些技能为未来做准备,从而制定一套员工技能发展蓝图。相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我相信我们可为雇主节省高达80%的时间,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为员工的转型及技能提升制定方案。


企业也可从这些信息把握行业的未来趋势,从而推动业务转型。打个比方,疫情期间,许多餐饮业者无法开门做生意,不知如何应对。他们通过我们的信息,发现其他业者都在招聘掌握电子商务技能的人才,了解自己也必须走这条路线,于是赶紧跟进。


冠病疫情带来的


最大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去年二、三月疫情刚暴发,许多企业因为局势不明朗,难以规划未来人力和布局,那期间我们的业务非常淡静,跟客户的沟通也因为它们有更迫切的事而被延后。


几个月后,局势较明朗,企业意识到必须加速转型,我们的付费客户增加了四倍。可以这么说,疫情让商家意识到员工转型的重要性,因此更愿意寻求我们的服务。


你为公司未来五年的


发展设定了什么目标?


我们希望进一步发展成为亚洲人力资源科技方案的领先业者,为千千万万企业为未来布局,也协助员工好好发展事业。


我们希望扩充到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关键市场,以及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邻国,争取到超过1000名企业客户。


基因组测试助夫妻圆子女健康梦


郑智洋医生


Carta Genomics创办人,30岁


■创立年份:2018年


■科技方案:通过机器学习,提升基因组测试(Genomic testing)的预测能力,检测通过体外受精(IVF)的胚胎存在的严重疾病风险,包括心脏病、乳癌及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等。


你的科技方案


可为市场带来哪些好处?


我们协助通过体外受精术圆儿女梦的夫妇做最艰难的决定:到底要植入哪个胚胎?


目前大部分测试都局限于检测遗传及相对简单的疾病,例如由染色体突变造成的唐氏症(Down's syndrome)或由单基因突变造成的镰状细胞贫血症(sickle-cell anaemia),但在检测病因复杂的疾病如心脏病和癌症方面都不够准确。这些疾病都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所致。


我们的测试紧密观察基因组中所有30亿对基因,通过多个测试协助他们做出最知情的选择,改善女性的健康,也让下一代更健康。


冠病疫情带来的


最大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我在去年疫情暴发初期从英国回来新加坡长驻,其他几个伙伴则仍在英国,因此初期的工作联系面对一些阻滞,但远程科技突飞猛进,我们很快就克服。


从正面看,疫情改进了人们对医疗业者的看法,也大大推动了基因组测试的进展,投资者和商家如今对彼此合作也持更开放的态度。消费者对维持健康体魄的意愿也更大,我们希望在这艰难时期为他们服务。


你为公司未来五年的


发展设定了什么目标?


目前,基因组测试科技的领先者无疑是美国。我们希望到时能成为首屈一指的IVF基因组测试科技提供者,成为想拥有健康家庭的父母们第一个想到,前来求诊的业者。


智能海运系统提升环保效益


康斯坦丁·科莫德罗摩斯(Constantine Komodromos) 和


雅坦娜西亚·帕纳卓博洛


(Athanasia Panagiotopoulou),


VesselBot联合创办人,40岁、39岁


■创立年份:2015年


■科技方案: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航程决策支援系统,协助海运业者掌握各种及时信息,做出最优化的航程决策。


你们的科技方案


可为市场带来哪些好处?


我们的系统可协助航海业者提升盈利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协助业者达到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要在205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0%的目标,我们发展了这套系统,可掌握各种关于气候、港口拥堵情况、燃油价格及贸易与船只相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理想的决定。


业者能为保护环境做出显著贡献,同时也更有效率地管理船只运作,提升绩效和盈利。


冠病疫情带来的


最大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疫情导致商家必须以远程方式进行联系,对我们的运作造成阻滞,跟潜在客户接触的销售周期也被拖长了。


不过,冠病疫情也让我们有机会推动像海运业这么传统的行业进一步采纳科技。疫情让消费者意识到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的重要性,敦促海运业者在这方面改善。因此我们发现大型业者更积极地进行战略部署,降低碳排放,为可持续的环境做出贡献。


你们为公司未来五年的


发展设定了什么目标?


我们希望显著扩大市场份额,继续引领海事业的科技创新,为业者提供先进的科技方案。我们也希望跟更多业者合作,共同推进海事业的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