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同期的比较基础低,本地零售销售连续第二个月上扬,在3月份同比增长6.2%。经济师预期4月份增长也同样显著,但我国从本月8日收紧措施防范冠病疫情扩散,接下来的消费情绪预料将受打击。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最新发表的零售销售指数(Retail Sales Index)报告,3月份零售销售总额达35亿元,同比增幅从2月份的5.3%扩大到6.2%。若不包括汽车销售,总额为29亿元,同比增长4.4%。
经季节性调整后,3月份零售销售比2月份上扬3%,不包括汽车销售则环比增长2.2%。
华侨银行经济师林秀心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3月份的数据固然令人鼓舞,但良好因素或许已消逝。这个月的零售情况预料将随着我国回到第二阶段措施而受冲击。
她说:“4月份的低比较基础可能让增长数据看起来很棒。但大家现在最关心的是防疫收紧的期限是会延长,还是疫情好转,顺利回到第三阶段。当前的不确定因素将影响到消费情绪。”
经济师:服务业餐饮业短期内将受到负面冲击
大华银行经济师颜圣充也说:“由于员工可回办公室上班的比率、商场人流限制、公众场合聚会和堂食的人数全都收紧,本地服务业和餐饮业短期内将受到直接的负面冲击。”
不过,对于整体经济预期复苏的步伐,颜圣充目前不认为有多大影响,因为除了一些行业如健身中心须关闭及餐饮堂食人数收紧,整体商业运作不受限制,而且措施只为期三周。
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同比增幅最大的前三名零售行业依序为手表与首饰(60.2%)、服饰与鞋子(35.6%)和休闲用品(28.3%)。跌幅最大的是超级和霸级市场(14%)、化妆品、卫浴和医疗用品(13.2%)及食品与酒精饮料(8.4%)。
网上销售的比重在3月份达到11.8%,若不包括汽车销售则是14.4%。各领域当中,超市网上销售的占比是12.8%,个人电脑与通信器材高达46.8%,家具和居家用品则有28.2%。
统计局同时也发布了最新餐饮服务销售指数,3月份的餐饮服务销售同比增加8%,总额达到7亿3000万元,网上销售的比率达23.5%。经季节性调整后,3月份表现比2月份上扬4%。
个别领域方面,餐馆销售同比增长17.9%,快餐店以及咖啡座、食阁与其他食肆也分别上扬5.5%和5.6%。但餐饮供应商的销售同比下挫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