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2015年4月22日科技兴国是许多国家的宏愿,但要实现这愿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资金、人才、政治决心及人民的素质。早在1992年,新加坡便提出了“2000年资讯科技计划”,并在2005年推出“智慧国2015计划”。通过这些计划,政府在资讯科技的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发展新加坡为智慧岛。去年底,政府成立了直属总理公署的智慧国咨询与行政办公室,要在十年内将新加坡发展为全球首个智慧国。从智慧岛到智慧国,不仅是个概念的飞跃,也意味着新加坡在资信科技发展方面的雄心。李显龙总理前晚在一个论坛上指出,新加坡将通过资讯科技的投资,为复杂的城市问题如交通、医疗及老龄化社会,寻求解决方案。通过新加坡这个试点,这些新的资讯科技及应用程序,可成为其他城市的样本。他呼吁全球的科技企业投资家,加入新加坡的智慧国之旅。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立志成为全球首个智慧国,或许会让人有蚍蜉撼大树之感。然而,李总理指出,新加坡不仅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国家。由于我们是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智慧城市,我们能采取宏观的视角,并汇集所有的资源,寻求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正因为我们是一个小国,相对于其他大国,我们的政府结构较精简,能更快地做决定及推出成功的试验结果。在发展资讯科技方面,我们也能做长远的规划,贯彻始终,让国人受惠。实际上,在利用科技解决城市问题上,新加坡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新加坡首创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舒缓公路拥挤问题。水处理科技的应用,不仅让新加坡摆脱了对邻国水供的依赖,还向其他国家输出相关的科技。在新加坡,科技的使用,不仅带来经济效益,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科技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人才与资金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资金,科技的企业文化难以建立起来,也谈不上培养及吸引科技人才;没有科技人才及企业文化,就无法吸引到资金的投入。李总理除了呼吁全球科技企业家到新加坡投资之外,也强调培养及吸引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美国硅谷是个成功的例子。科技人才汇集硅谷,发挥了群集效应,也建构了科技的企业文化。新加坡有不少科技人才,在硅谷的科技公司担任要职。李总理指出,新加坡要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回国服务,并引进其他国家的人才,在新加坡建立起有利于智慧国建设的创业文化。全球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人口密集的城市都面临交通、水源、污染及人口老化等问题。新加坡智慧国的发展重点,锁定在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为新加坡带来新的商机,也对提高国人的生活素质,有直接的帮助。不过,在迈向智慧国的道路上,我们也有必要经常警惕人与科技的主客关系及科技的局限。首先,我们必须确保资讯科技的普及化,不会加剧人们的生活负担。由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科技,因此在资讯科技方面的开支也增加。在理论上,资讯科技的发展,应该是让人们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取更优质的服务。但实际上,资讯科技的提升及网络病毒与攻击,导致资讯科技的使用费上升。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我们还是应该在价格及服务方面,求取平衡。其次,资讯科技能为人代劳,但却无法提供人文关怀所需的接触。例如,政府要让年长者借助科技在原地养老,过着独立与充实的生活,这仅仅是解决人口老化问题的一个面向。科技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温情,也无法完全满足这些老人的心理需要。在资讯科技无所不在的年代,人们往往忽略了科技的局限。建构智慧国的宏愿,将引领新加坡迈入另一个发展阶段。我们期待这个智慧国,是个高效率且具有温情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