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巩固多元信仰互信刻不容缓

字体大小:

早社论

为促进不同信仰文化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政府新设了名为“桥梁”的平台,鼓励国人在安全和相互尊重的环境里,坦率就敏感的宗教课题对话交流;同时在未来三年拨款300万元给和谐基金,鼓励并资助个人或非盈利团体通过“桥梁”筹划相关活动。多元种族和信仰既是新加坡社会活力的来源,也是容易引发社会裂痕的情感地壳。在全球极端宗教恐怖主义横行,激发民粹排外情绪的反弹,以及网络社交媒体就星星之火的冲突推波助澜的效应,强化多元文化之间的互信,愈发显得刻不容缓。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在“桥梁”推介礼上指出,对个别宗教的日常活动的无知,也容易导致误会与分化。此外,个别宗教在他国所面对的问题,尽管未必与本地教徒有关,却可能被无意识地引入而造成新的矛盾,特别是在社会爆发严重突发性事件的关键时刻。所以,在平时促进深度交流,于幕后提供开诚布公交换想法的机会,能一方面避免公开讨论敏感议题而引发不必要的冒犯,另一方面也等于是未雨绸缪,在出现涉及宗教矛盾的紧急事件时,社会有足够的认识与互信来防止冲突扩散。

突出由下而上的“桥梁”平台的出现,反映了当局意识到至今所推行的宗教种族和谐措施,所可能形成的盲点。学校年度的种族和谐日活动、社区举办的参观不同信仰庙宇的活动、政府通过媒体不时宣导的种族宗教和谐的成就,容易让国人误以为天下太平,而轻忽了潜藏其中的深层次矛盾。中东极端宗教恐怖主义在本区域的扩张,尤其应当引起国人的警惕。邻国至今不时逮捕本国自我激进化的恐怖分子,显示外来威胁随时都可能在境内引爆。

毋庸讳言,平日潜移默化的信息,会日积月累形成偏见。新闻不时出现的恐怖分子滥用伊斯兰之名,行暴力之实的滥杀无辜行径,会让人下意识地把伊斯兰同恐怖主义做联想。要打破这种偏见,唯有在平时不断借坦诚对话沟通,促进彼此的认识与互信。尤为要紧的是,本地宗教信仰又与种族关系密切,马来同胞的伊斯兰信仰几乎是不易分割的身份认同。如何保障非马来族不会对他们产生误解,同时减轻马来社群担心被误解的心理压力,必须是社会每一分子要齐心协力促成的任务。

本地四大族群犹如一张桌子的四足,桌面的稳定有赖于每一足均结实有力。因此,社会的幸福,必须建立在所有族群的成功。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日前在与马来社群对话时,把马来社群所面对的挑战,提高到国家成功与社会稳定的高度,无疑是个意义深远的视角。身为主流族群,华族同胞或许不易意识到马来族作为少数群体,在职场和日常生活里所面对的心理压力,以及可能因此所导致的灰心丧志。唯有正视问题的存在,设法强化全体国人的问题意识,才能够真正实现互相理解与尊重的目标。

从恐怖主义在各地的频繁活动,不难看出政府一再提醒,本地遭遇恐怖袭击恐怕是迟早的问题,并非无的放矢。这就迫使全体国人必须严肃思考下一道问题:一旦不幸发生打着伊斯兰旗号的恐怖袭击事件,社会该如何反应?如何确保信仰伊斯兰的马来社群,不会被其他社群误解而遭遇池鱼之殃?从西方社会一再禁止伊斯兰妇女在公共场合穿戴罩袍,就不难看出其背后把宗教符号与恐怖主义做联想的思维。如何给国人就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打预防针,或许正是“桥梁”在平时就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