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全方位应对老龄化问题

字体大小:

社论

2017年6月13日

社会老龄化是新加坡这些年来一直在关注的课题,这个课题呈现出多面性,使问题显得越加复杂而棘手,政府必须及早从长计议,并掌握情况的发展趋势。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社会,一方面是日本人平均寿命延长,成为世上人口最长寿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日本出生率严重偏低,以致人口出现萎缩趋势。

老龄化带来医疗和护老设施的压力,老人增多也等于是老龄失智或半失智的患者更为普遍。根据本报东京特派员日前的报道,日本卫生部门的调查报告指出,老龄人口每增长五岁,患失智症的概率会增加两倍。到2025年,日本严重失智症患者可能达到675万人,日本就快成为失智症大国。

预见这个可怕前景,日本爱知县设立的长寿研究所四年前开始对该县65岁以上老人进行调研,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失智症患者只要发现得早就有药可医。那些“轻度失智”患者,一半的人有机会痊愈。这项研究成果值得新加坡参考,治疗和防范老年失智症应该列为我们应付老龄化社会的重点工作。

老人失智的严重化在日本不仅仅是老者的问题,影响所及已从家庭延伸到社会。日本劳动局的数据显示,15岁以上的日本男性劳动人口中,有54%面对“家老”护理问题。每年,为照顾家里老人辞去工作的日本人有10万人之多。日本的问题,对我们是一面镜子,如果护老问题导致更多劳动人口辞去工作的情况也出现在新加坡,肯定将加剧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新加坡鼓励退休长者在健康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至65岁,甚至67岁,公务部门已积极响应,一些私人企业的雇主已开始配合。但若这些本身也是长者的退休人士,也需要照顾家中年属耄耋的上一代,则要国人延长工作年龄谈何容易,有些还未达退休年龄的男性,可能必须提早面对是继续留在职场,或是留在家中照顾年老父母的两难。

因此,护老与托老服务需求压力将会有增无减,政府已在全国不同社区增加设施,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设施跟托儿所构成社区设施配套,考虑到家人的方便,是亲家庭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是,设施的供应显然落后于需求,如日间托老服务的名额等上一年半载是不少家庭面对的窘境。

社会人士对护老、托老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能影响家庭的和谐,尤其是照顾失智或半失智老人的问题,不能单从孝道的角度来看,因为一般人缺乏照顾失智或半失智老人的能力,这也不是出钱雇请女佣便能解决,有时候请女佣照顾家中老人带来更多不愉快。而大多数女佣同样不具备护理老人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心理准备。很多女佣来之前以为是替雇主家干家务活,被聘用后才知道是要照顾老人,期望落差很大,也难免面临无法胜任的压力,尤其是较年轻的女佣。

目前,新加坡人口当中65岁以上者有近49万人,到了2030年预计增至90万人。卫生部长颜金勇几个月前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开支预算时透露,自2012年以来,政府已增设了3400个疗养院床位,以及5600个中心护理与居家护理名额。截至2020年,政府还会增设4200个床位与4700个名额。不过,单是扩大医疗设施容量并非长远之计,颜金勇指出,护理模式也须改变。

居家与日间护理综合计划便是应运而生的新模式,政府可以通过资助鼓励更多私人企业投入这个领域,而服务素质仍是不可妥协。宏茂桥与后港即将推行的“三合一”长者护理服务,最近吸引七家业者竞标,提供疗养院、长者护理中心,以及居家护理三种服务。

此外,本地25个年长者护理设施明年将启用全新的个人化电脑系统,协助护理人员了解病患的个人喜好,由此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护理、养老到专门照顾失智病人,预防和及早医治失智症等等,要求政府多管齐下,我们才能够更从容地应对老龄化的社会问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