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无桩”不能等于无序

字体大小:

社论

本地的共享脚踏车业者将在下来三个月内采用“地理围栏”技术,防止用户胡乱停放脚踏车。他们也须为用户投保公众责任保险,保障公众的安全。有了“围栏”之后,胡乱停放者也会遭到业者罚款。这是陆路交通管理局、国家公园局和全国16个市镇理事会,与五家共享脚踏车业者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的“规定”。

如果这项新措施真能获得认真落实,那么,自今年初以来出现的乱停脚踏车现象将有望获得改善。这应该也是大多数新加坡人所期望的,因为,共享脚踏车的出现,固然为许多人带来了一定的出行方便,但也带来了到处乱停车的问题,为拥挤的城市增添了令人厌恶的乱象。

显然的,这种乱象的出现,追根究底是共享脚踏车业者所提供的是无桩服务,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取车与还车处,完全是一种放任、毫无约束的做法,人们因此可以随意的到处停车。其结果是很多人滥用自由,胡乱停放的车辆,既有碍观瞻,也往往造成其他公路或脚踏车停放处使用者的不便。

无桩共享脚踏车计划在其他国家也面对同样的问题,所以,问题不是新加坡所独有的,但如果不设法适当监管和规范的话,这种乱象就很可能一直持续甚至恶化,最后是使共享计划变得难以持续。

毫无疑问,无桩共享脚踏车之所以会制造那么大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使用的自由度——到处可以取车也到处可以用完停放。如果失掉了这个自由度,其吸引力肯定就会受到影响。有人就指出,设置“地理围栏”,其实等于设置虚拟车桩。因此,如果要继续保持共享脚踏车的活力,就有必要考虑在适当管控和方便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鼓励人们少用私家车已经是既定政策,未来的住宅区设计也会依循这一政策原则,尽量鼓励人们使用地铁、巴士等大众运输系统,再辅以脚踏车等个人通勤工具。在现有的住宅区,当局也会加紧辟设脚踏车道,尽可能解决所谓“最后一里路”的问题。

这也就是说,对共享脚踏车计划,必须因势利导,使之逐渐纳入理想的轨道,为“减少用车”的大政方针服务。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提供应有的基础设施如脚踏车道之外,最重要的也许就是要在全岛各地,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地区设置足够的“地理围栏”。这方面的工作必然得动用到大数据,有了相关数据,才能使“地理围栏”更好地契合使用的频率。据报道,业者也已同意和陆交局分享数据,以便当局为活跃通勤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这是明智之举。

所谓地理围栏技术,是指包括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来侦测脚踏车的位置。五家业者中,目前只有SG Bike已推行这个技术。该公司于8月底在武吉班让推出300辆脚踏车时,已在指定脚踏车停放区装置器材,采用RFID探测脚踏车在使用后是否有正确停放。每个停放区长约5至25米。地理围栏技术目前还属于新创开发阶段,业者和陆交局无妨合作共研,开发可以共用的技术。

除了以上措施,陆交局、公园局、市镇会及共享脚踏车业者也开始在组屋区和公园等划定更多“黄格子”停放区,方便公众停车。到了年底,全岛将有超过4000个“黄格子”,可容纳2万辆脚踏车。这是否足够应付需求,需要有关当局密切监视。

共享脚踏车从无桩走向虚拟有桩,说明全靠自律的无桩难以持续,无桩不能变成无序,这应是社会的共识,最终也需要一定的公权力介入才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