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解决罗兴亚人问题更为迫切

字体大小:

社论 

联合国于12月24日通过决议,敦促缅甸停止对罗兴亚人的军事行动,要求缅甸政府允许援助人员进入当地,确保难民重返家园及给予罗兴亚人完整的公民权,并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一名特使处理相关事宜。缅甸驻联合国大使郝杜松当场指责该决议含政治议程,企图把缅甸政府妖魔化,不会对解决现有人权问题有任何助益。

这是联合国近期第三次针对罗兴亚人的人道危机发声,9月11日举行的第7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形容缅甸对待罗兴亚人是“种族清洗的教科书式案例”,缅甸否认指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11月6日通过关于缅甸罗兴亚人问题的主席声明,这是2008年以来联合国首次发出关于缅甸的声明。

自今年8月危机爆发以来,已有超过65万名罗兴亚人被迫逃离家园,形成地球另一端严峻的难民危机,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派出的缅甸人权特别调查员李亮喜女士,上周表示已遭缅甸禁止再度入境,对方也切断与她的所有合作。罗兴亚人当前面临的脆弱处境,已不单是缅甸或孟加拉面对的内部政治问题,而是一场赤裸裸的人道危机,设法寻找解决方案越来越紧迫。

联合国大会最近通过反对美国承认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首都,安理会则通过制裁朝鲜新决议案,包括禁止向朝鲜供应近75%石油成品,并对原油供应设上限,加上这个关于罗兴亚人问题的决议案,显示解决涉及不同宗教、种族、复杂政治历史因素的课题,过程困难重重,也折射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的无力感。

面对已持续五个月的罗兴亚人问题,联合国至今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应对行动,而是停留在口头的警告和谴责,区域社会和组织也苦于无法找到解决途径,要终结罗兴亚人的困境可说是遥遥无期。11月底,在美国的施压下,缅甸和孟加拉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同意在两个月内启动把罗兴亚难民遣返缅甸的程序,但至今还看不到任何眉目,罗兴亚人不愿意回到缅甸,缅甸也不会轻易接纳罗兴亚人的归来。

缅甸人口以佛教徒为主,缅甸人要将信仰伊斯兰的罗兴亚人驱逐出去,彼此的冲突已转变为种族仇恨,佛教和伊斯兰之间的对抗和不信任,为各方寻求解决办法增加更多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若开邦的罗兴亚人就遭到一系列压迫和打击,被迫逃往孟加拉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罗兴亚人问题和朝鲜核导问题一样,已处在胶着的状态中,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

尽管缅甸政府在民主和解的过程中多次显出善意,但一触碰到近期暴力升级的根源问题,一切都打回原形,缅甸军方和国民的固有态度,导致无法做出丝毫妥协和让步,不过,国际社会显然已无法继续坐视数以百计罗兴亚村落被烧成灰烬、成千上万人遭杀害的局面再现。

缅甸政府表明已准备好与所有国际伙伴合作,确保“流离失所者”在自愿、安全、有尊严与可持续的情况下,获得遣返与重新安置,但要走到这一步肯定须经过一段艰难过程,直面问题根源,探讨治本之策,均是脱离实际情况的外交辞令,而且若开邦还可能发生暴力冲突事件,这也意味着罗兴亚人还要经历艰难的返家之路。

当然,各方通过对话协商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联合国的各项决议案,仅是解决这场危机的一小步,国际社会应积极努力提供人道援助和建设性帮助,这包括为罗兴亚人兴建已遭破毁的住家。而通过必要的政治手腕,向缅甸政府施加压力,传递意见一致的强有力信息,才能促使缅甸政府拿出让罗兴亚人真正走出困境的意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