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让华文文学的薪火代代相传

行色匆匆的城市里,总也还有,平静的专注。
行色匆匆的城市里,总也还有,平静的专注。

字体大小:

社论 

配合今年95周年报庆,《联合早报》秉持推广文化艺术的使命,决定在书展期间举办“第一届早报文学节”,力邀两岸三地及新马华文作家学者,聚首狮城,分享他们的文学生命故事,探讨文化议题,与读者见面、交流。相信这将是一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文学盛会。

主办文化与文学活动,推动本地华文文学的发展,是我国华文报的悠久传统。比如,1982年,本报前身之一《南洋商报》就主办了首届金狮奖文艺创作比赛。隔年,即1983年,《星洲日报》则联合人民协会与两大文艺团体,举办了首届国际华文文艺营。

两个月后,《星洲日报》与《南洋商报》合并成为《联合早报》,自此文艺营与金狮奖文艺创作比赛二合一,隔年举办,一直到1993年结束使命。回顾这段历史,应该说当年在本地两大华文日报的推动下,新加坡出现了空前的华文文艺繁荣,华文文艺界不仅百花盛开,浓郁的文学气氛也感染了不少文艺青年,并由此孕育了一批年轻的文学创作者和新闻工作者。

那个时代,新加坡举办的文学盛会,也起到另一层的作用,就是促进两岸三地和新马等东南亚国家华文文学的大交流。正如昨天本报《现在》版的报道所指出的,首届国际华文文艺营是在冷战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举行,17位来自陆港台美日韩及东南亚的作家受邀参与文艺营,突破了两岸三地的意识形态藩篱,成为世界华文文坛之盛事。

“从1983至1993年,国际知名作家如艾青、萧军、萧乾、聂华苓、姚雪垠、莫言、三毛、洛夫、郑愁予、余光中、陈映真、李欧梵、蒋勋、也斯、张大春等都曾是文艺营座上嘉宾,他们的风采,本地读者的热情响应,写不尽的文学佳话。”而金狮奖也为本地华文文坛培养了许多创作人才,如希尼尔、张曦娜、孙爱玲、谢裕民、潘正镭、蔡深江等都曾在比赛中获奖。

以上的事实说明,作为华文大世界边陲的新加坡,能够开辟一方属于自己的华文文艺天地,在适当的时候,还能扮演超越地理局限的的大角色,为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的交流贡献力量。而华文报作为我国华文的重镇,实有一份传承华文薪火的天然责任。

文艺营和金狮奖停办有年,这期间新加坡的整个语文大环境,以及本地区地缘政治环境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第一届早报文学节的举行也别具意义。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主管李慧玲指出,当年的国际文艺营是无法复制的,早报文学节并不是为了恢复当年的情景,而是扎根于今时今日的新加坡,有意识地扮演播种人的角色。本报总编辑吴新迪则指出,本地华文华语水平普遍低落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里举办以华文为媒介的早报文学节,或可亡羊补牢。

文学节的定位是明确的。在上述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以中国为中心的观念会越来越强大,我们被视为海外华文文学或边陲文学的地方,应该努力发展和凸显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价值。另一方面,随着语文大环境的改变,推动华文的发展显然需要注入新的动力。当然,这个新文学平台的出现,同样可以再次起到促进两岸三地和新马华文文学交流的作用。

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学都必须植根于本土。这些年来,新华文学其实已经发展出一定的本土特色,接下来应该做的,是把本土的根扎得更深更实。只有这样,本土华文文学才能接地气,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并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在华文文学大世界中,彰显自己的特色。

华文文学的薪火必须代代相传,文学节肩负播下新一代华文文学种子的使命,需要关心华文发展的各方关心与支持。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协作和努力下,第一届早报文学节必能发挥预期作用,为本地华文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