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颠覆科技公司不应一走了之

一辆遭遗弃在路旁的oBike脚踏车。(档案照)
一辆遭遗弃在路旁的oBike脚踏车。(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共享脚踏车业者oBike在星期一宣布退出本地市场,反映了这个新兴行业的泡沫破裂。自去年1月推出以来,共享脚踏车计划吸引了多家财雄势大的业者加入战帷。这些颠覆科技公司获得创业及私募资金的注资,不惜砸钱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在抢占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供应远超过需求,造成​脱序和​闲置的现象。在计划推行短短一年内,本地的共用脚踏车多达10万辆,但经常​被​租用的仅有半数。

共享脚踏车计划的卖点是为使用者提供“最后一里路”的服务,租户到处可以取车,也到处可以停放。这种无车桩共享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及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脚踏车胡乱停放的问题。此外,一些恶作剧者破坏脚踏车,将它们挂在树上或是丢进河中。这些乱象不是新加坡独有,而是推行共享脚踏车的城市所普遍面对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市容,也为公众带来不便及危险。

因此,国会在3月通过停车处(修正)法案,加强管制无车桩共享服务的业者,以及胡乱停放脚踏车的用户。新条例规定,提供无车桩共享服务的脚踏车业者,必须申请执照。根据新的执照制度,陆路交通管理局将限制业者投放脚踏车的数量,以更好地控制共享脚踏车的总量。它也规定,一年超过三次胡乱停放脚踏车的用户,将不准租用脚踏车一段时间。此外,业者之间必须分享资料,以对违规者实施集体禁令。

​ 新条例​​也规定业者须在限制的时段内回收乱停放的脚踏车,以及没回收须缴付罚款,这大大提高了​​业者的合规成本,也戮破了共享脚踏车业的泡沫。自今年5月陆路交通管理局开​放​营业执照申请以来,GBikes以及oBike先后宣布退出本地市场。oBike声称,新条例与它的理念不符。其实,在这之前,oBike也因为无法符合监管者的需求而撤出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场。

oBike仓促退出,在新加坡的办事处也人去楼空,留下了尚未清理的烂摊子。

首先,用户是否能取回押金,公司没有清楚的交代。oBike的用户在开户时,必须支付49元的押金(学生是19元)。它较早前声称,在本地有超过100万个用户。果真如此,这笔押金的数额不小。但有不少用户向消费者协会申诉,他们几个月前要求公司退款,至今仍没有下文。oBike不仅在星期一宣布即日起结束业务,还准备清盘。截至去年底,这家公司亏损425万元,并拖欠服务供应商的尾款。支付押金的用户属于无担保债权人,在清盘时他们的索偿权排在最后,拿回钱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其次,oBike声称它在本地的脚踏车车队共有1万4000辆。在宣布停业后,路边随意停放的脚踏车尚未清理。据报道,负责为公司清理胡乱停放脚踏车的物流公司,因付款纠纷而中止服务。如今oBike面临清盘,这些脚踏车如何善后,也没有明确的交代。

第三,用户资料是否会在目前公司动荡的局面下,受到应有的保护。去年底,公司在14个国家的用户资料在网上泄露,不过它当时声称只有少部分的用户受到影响。

oBike不是第一家仓促退出本地市场的颠覆科技公司。今年3月,私召车公司优步将东南亚的业务卖给Grab,事先也显然没有与监管当局沟通过。优步在新加坡拥有多达1万4000辆出租车,而Grab则表示,它与优步的交易,不包括优步的车队。这使加盟优步的司机忧心忡忡。此外,这宗交易也引发私召车垄断市场的忧虑。

颠覆科技公司在柔性监管的环境下游走,合规成本​非常低​。它们理应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在砸钱抢占市场占有率时,避免制造供过于求而出现闲置及浪费资源的现象。在决定退出市场时,更不应该说走就走,置用户的利益于不顾。

然而,颠覆科技公司竞争惨烈,而且许多是起步公司。它们犹如公牛闯进瓷器店,横冲直撞。因此,监管者在鼓励颠覆科技​创新,允许​​先行者施展抱负​时,也应该确保公众利益受到适当的保障。对于那些不负责任的公司,监管者应该采取果断的行动,以维护公众的信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