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终止心理疾病污名化

字体大小:

本地青少年对心理疾病存有负面印象,可能导致他们讳疾忌医,最终伤害身心健康。心理卫生学院针对近千名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的调查发现,近半数会把心理疾病同贬义词挂钩,反映他们普遍对心理疾病存在误解和负面的既定印象。科技​和社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改变,使得全球的心理疾病病患率有上升的趋势,新加坡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有必要尽快终止心理疾病面对污名化的现象,以便有效地应对相应的挑战。

44.5%的青少年对心理疾病会选择诸如“疯子”“古怪”“恐怖”“笨蛋”“得避开”“危险”等贬义词,反映他们的负面联想;25.5%则使用“可怜”“凄惨”“需要人们关爱”等富同情心的词汇。这个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它是社会现实的侧影。心理卫生学院2015年10月发布的类似调查也发现,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罹患心理疾病是因为人格缺陷,患者让人感到不可理喻,并且相信只要患者愿意就能够自动康复。可以说,心理疾病面对污名化现象,主要源自人们对疾病的误解。

心理疾病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前全球有3亿5000万人患有忧郁症,到了2020年,忧郁症将会是世界第二大致病因素;到2030年,忧郁症将取代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全球首号致病因素。

卫生部长颜金勇2017年11月7日在国会书面答复议员询问时指出,9.3%的新加坡居民在成人岁月里,或会面对一次重大的情绪失调。威胁新加坡人的两大心理疾病是重性抑郁障碍(MDD)和強迫症(OCD);前者在每17人当中会影响一人,后者在每33人当中会影响一人。

简略而言,心理疾病并非人格缺陷,也不是“改变心情”就能摆脱那么单纯。心理疾病更多是凸显了人们生活的复杂性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一旦超越了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比如亲人过世、突然失业、意外伤残、感情破裂,或多于一样重大不幸同时发生——就容易罹患生理或心理的疾病。这种生命无常的打击会导致严重的身心创伤,所以对患者抱有同情心才是正确的态度,当然前提是先得让心理疾病的知识普及为社会常识。

这需要多管齐下的努力。首先当然须从青少年着手。上述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只有22.6%的学生表示曾参与推广心理健康意识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大多只是一次性,难以成为参加者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诚如专家所指出,类似的教育活动必须持之以恒,甚至融入正式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让学生建立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这么做不但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在遭遇心理困境时不会担心被歧视而害怕就医,也能让心理疾病逐渐正名,让社会能更好地应对它。

在个人层面,拥有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医未病。尽管心理疾病大多是因为生活剧变的怆痛所导致,但平时有意识地维持心理状态的平衡,也能减轻罹患心理疾病的概率。

现代生活的孤独性质,容易让人在面对人生挫折时无人可倾诉,所以专家建议让自己有固定的社交圈、有可以谈心的亲友、保持固定的日常作息、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等等,来增强心理免疫力。当然,对可能罹患心理疾病的亲友或陌生人抱持同情心,也能形成鼓励更多人提早就医的良好环境。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认识心理疾病,就可以培养应对它的能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