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预防金融风暴再次来袭

字体大小:

社论 2018年9月15日

10年前的今天,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这家银行的破产后来成了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大海啸爆发的标志。而引发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是从2007年就开始浮出水面的次贷危机。

在东南亚,我国在雷曼兄弟倒闭后约一个月就陷入经济衰退。那一年的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跌了4.2%。而在前一年(2007年),经济增长还达到了很可观的7.8%。

这场席卷全球的大风暴风速极快,令所有国家措手不及,纷纷推出各种应急措施,但几乎都无济于事。美国带头实施的好几轮量化宽松以及财政救助行动,向市场注入了大笔的流动性,局部缓解了各大银行的窘境,但也因此带来了后遗症。

量化宽松结果之一,是形成大量热钱重新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近乎零的利率环境刺激借贷,更是火上浇油,造成一片虚假的繁荣景象。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不仅推高个人与家庭层面的借贷,也使一些国家债台高筑。

美国近来开始调整利率,利率回升吸引大笔资金流向美国,高借贷国家同时面对资金外流和债务膨胀的双重压力。最近,这些高负债国家的货币纷纷大幅度贬值,实非偶然。拉丁美洲各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体都出现同样的情况。

新兴市场当前面对的货币危机,不只对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也让人担心如果局势恶化,很可能会导致另一次的金融危机。不幸的是,美国偏偏在此时发动了贸易战,与中国的斗争尤其激烈。这无疑也增加了世界金融危机重现的风险。

中国经济增长原本已在减速,如果中美继续恶斗,最后不仅会两败俱伤,也必然会使其他国家,尤其是像新加坡这样的出口型经济体遭受池鱼之殃。这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因此,上一次的世界金融海啸虽然已经过去十年,我们却绝不能忘记其惨痛教训。面对当前的风云变幻,我们更须做好一切防范准备,切不可好了疮疤忘了疼。

2008年开始的经济衰退充分说明,即便我们的经济基本面良好,也躲避不了世界性金融危机所造成的附带伤害。而我国经济当年所受到的伤害是惨重的。房地产和股市猛跌,出口萎缩,工作机会减少,裁员增加,薪金冻结,许多人同时面对失业和还不起银行贷款的窘境。

面对这场新加坡独立以来最严峻的经济衰退,政府被迫首次动用国家储备金,在短时间内推出了总值205亿元的振兴配套(Resilience Package),力求保住新加坡人的工作,直接帮助家庭,及为经济复苏做好准备。振兴配套帮助稳定了经济,也稳定了民心。这次风暴的袭击,也让国人第一次认识到有强大国家储备的重要性。

不过,之后的发展告诉我们,市场逐利很快就会使人忘却教训。经济逐渐恢复平稳之后,热钱开始到处流窜,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泡沫又再出现。房地产市场的热度飙升更是惊人,以致政府必须在2009年到2013年之间连续推出八次降温措施,才使市场恢复理性。

事实证明,房地产市场是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经过几年沉寂后很快的又故态复萌。正当投资者和投机者又在准备再次大展拳脚的时候,政府出其不意在7月初宣布新条例,把个人买家须缴交的额外买方印花税上调五个百分点(购买第一套房产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除外);此外,个人买家的贷款与估值比率顶限也收紧五个百分点。

面对利率上升,国际金融市场颠簸,贸易战战火点燃之际,当局此举实为及时。有些人责怪政府在市场回温不久之际就猛然出手,犹如扼杀摇篮中的婴儿。事实上,近十年的低利率环境,已经使购买房地产的借贷和家庭负债额明显增加。所幸政府在2013年已制定总偿债率(TDSR)框架,确保房贷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虽然,经历了上次金融海啸的洗礼,我们已有了更好的防备,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低估危机所可能带来的冲击。防备危机,未雨绸缪仍是上策。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