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舒缓生活费上涨的冲击

公共交通理事会宣布,批准业者调高地铁和巴士车资4.3%。(档案照)
公共交通理事会宣布,批准业者调高地铁和巴士车资4.3%。(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公共交通理事会宣布,它批准业者调高地铁和巴士车资4.3%。从今年12月29日开始,以车资卡付费的成人车资每趟将调高6分,而以现金付费的成人巴士与地铁单程车资则每趟调高1角。此外,年满60岁的乐龄人士和学生的车资增幅,每趟将限定在1分内。这一次的车资调整,将为业者和政府的车资收入每年增加约7820万元。

车资调整的消息,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9月初,公共交通理事会宣布车资检讨时便指出,车资调整方程式的几个因素,在2017年都上涨不少,其中能源价格上升26%,工资指数上涨3%,而核心通胀率创下三年新高,达1.5%。接着,公共交通理事会公布它委任的调查显示,在纽约、悉尼和香港等全球12个城市中,新加坡一般家庭每日的公共交通花费占可支配收入的4.8%,可负担性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旧金山。

在车资调整的消息公布后,受访的公众普遍认为,车资上涨的幅度还可以接受,但考虑到整体生活费不断上涨,不少人担心生活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车资调整方程式的几个指数都看涨,包括能源价格、工资以及核心通胀率,因此车资还会继续上调。公共交通理事会主席马格纳斯就直接说了,明年的车资不可能下调,问题只是会上调多少。

生活费上涨是国人普遍关注的课题。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指出,国人对生活费上涨的焦虑,来自四大因素。一是年轻家庭关注住屋开销和学前教育费用;二是夹心层担心父母医药费和孩子的教育费;三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过去的奢侈品如今成为必需品;四是物价上涨对薪水没有增加或单靠储蓄过活的退休人士,带来更大的压力。他强调,政府一直尽力抑制通货膨胀,但仍无法避免一些领域的物价上涨,例如水费和电费。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适度的通胀总比通缩好。通胀意味着总需求高过总供应,经济持续保持活力。然而,物价上涨总会引起连锁反应或甚至乘数效应,推高整体的生活费。水电费、租金以及工资上涨,推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这很快地加倍反映在物价以及服务费用上。尽管通胀数据还是处于低端,但国人普遍感受到在吃、住、行方面的开支,增加了不少。

在很大程度上,国人感受到的生活费压力,来自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如李显龙总理所说的,过去的奢侈品如今成为必需品,因此生活开支提高了。另一方面,国人的期望值提高,因此主观的感受可能与官方的数据有落差。无论如何,我们有必要制止生活费如螺旋式地攀升。

在这一方面,政府做了不少的努力。金融管理局让新元稳健升值,有助于部分抵消输入型的通胀。此外,政府积极推行经济转型,以提高国人的生产力,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政府也通过渐进式的加薪模式,提升低薪工友的工资。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工资的增长,物价上涨是必然的趋势。关键是,我们有必要确保生活费的涨势不会超过工资的增长。

这一次的车资调整方程式,纳入了“公交网容量因素”,也就是公交承载量和乘客使用量的比率。当公交承载量高于乘客使用量,就会推高车资可允许调整的顶限。这个新的因素可为业者及政府回收它们在扩增公交网络的部分开支,但这也将提高车资的增幅。在这一次的车资上调4.3%中,来自公交网容量因素的比率相当高。同样的,政府在调高水费时,一方面是要鼓励人们节省用水,但另一方面也要部分回收它在水资源及处理厂的投资。

虽然“使用者收费”的原则最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但这也可能引发生活费上涨的连锁反应。在人们普遍感受到生活费压力之际,公共财政或许可扮演更积极的领头羊角色。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