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收费透明抑制医疗费飙升

卫生部最近推出私人医生外科手术收费标准,涵盖222种常见手术。(档案照)
卫生部最近推出私人医生外科手术收费标准,涵盖222种常见手术。(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卫生部推出私人医生外科手术收费标准,涵盖222种常见手术,有助于提高医疗收费信息的透明度,改善病患和医疗业者之间目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长远来说可以放缓医疗费和保险费飙升的势头。不过,外科手术收费只是总医疗费的一个环节,导致医疗成本上涨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要控制医疗支出猛涨的趋势,还需更多努力。

一般上,动手术的总医疗费包含手术费、移植费和其他费用三个环节。手术费又可细分为外科手术费、麻醉师费和设备费,设备费包含使用手术室及器具的费用;移植费是使用植入物的收费;其他费用包括医生每日查诊和咨询费、医用消耗品、药物、样本检验、急诊费等。卫生部此次推出的收费参考标准,是私人医生的外科手术费。

新加坡医药协会在1987年推出一套私人医生收费准则,使用至2007年取消,原因是担心这套准则抵触竞争法。该协会后来向贸工部申请豁免受竞争法约束,但在2010年被拒;竞争局也在同年宣布,由该协会制定的收费准则抵触竞争法。这意味着私人医生完全可以自由决定外科手术费。

公共医院公开各类医疗费让病患有所对比,以及卫生部规定私人医生及医院必须在收据上清楚列示各项收费额,是私人医生唯一所受到的约束。然而,这个做法很显然无法有效应对医疗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病人看私人医生时,对手术费是否昂贵多数毫无概念,一些病患甚至相信“越贵越好”,而且医疗过度消费的情况也不容易遏止。

过去10年,医疗收费走“自由市场”路线,无法实现通过竞争压低价格这一预期目标。卫生部委任的13人收费标准咨询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2007年至2017年间,私人医院的病人住院平均总开销每年增长9%,比公共医院的4.9%增幅多出近倍。换言之,公共医院病人开销的上涨趋势稳定可控,私人医院病人开销的上涨趋势则明显越来越快。长期而言,这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的飙升势头。

委员会制订的收费标准并非每一种手术一个收费额,而是一个范围,例如盲肠割除手术费的下限是4200元,上限是6700元。医生可以根据手术复杂性及风险、个人经验等决定费用,实际收费可以低于或超出这个范围。但不管怎样,有了这个收费价目表,医生和保险业者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准,而这也是他们多年来的呼吁。由卫生部指定的委员会制定收费标准,相比由行业协会进行这项工作,会更客观,也能排除小集团利益抵触竞争法的可能性。

经验显示,信息透明化确实有助于抑制医疗费飙升。2003年卫生部开始在网上公布各公共医院的收费,一年多后,B2级病房的平均收费下跌4.14%,C级病房则下跌9.64%。B2和C级病房病人医药费的中位数,则分别下跌7.95%和10.12%。这是因为各家医院有了参考标准,在可控范围内竞争,采取措施控制医药费。

控制医药费的上升步伐,也可以控制保险费上涨。目前,有一些医生根据病患是否有保险来决定收费,咨询费、手术费等项目可因为有无保险而有相当大的不同。这导致医药费和保险费一起上升的恶性循环,下一代人的医疗和保险负担将越来越沉重。唯有稳住医疗成本的上升趋势,才能稳定保险成本的上涨。不过,保险业者有了收费标准可参考,可能按标准设定赔偿额顶限,进而增加病患负担,这种短期可能性不能排除。

有了收费准则,还须确保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公众教育是必要的。消费者买房买车,通常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功课,但遇上病痛、健康问题甚至生命攸关的抉择时,病患及家人必须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以便作出充分知情的决定。

制定外科手术收费标准是良好的第一步,但要控制整体医药费飙升,也有必要增加其他方面收费的透明度。鉴于由私人机构建议收费标准的行为抵触竞争法,因此卫生部须在这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