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珍惜多元价值重视文本翻译

新加坡自开埠以来便是多个种族杂居的社会,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也是因为坚持多元价值,反对个别种族拥有特权。(互联网)
新加坡自开埠以来便是多个种族杂居的社会,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也是因为坚持多元价值,反对个别种族拥有特权。(互联网)

字体大小:

社论 2019年3月26日

公共文本翻译错误的乌龙事件再度引发争议,海军部巴刹近日为通知民众,巴刹即将搬迁而派发传单,主事者好心在传单上使用了四种官方语文,却不慎把淡米尔文(Tamil)误植成印地文(Hindi),在网上引发批评。

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前天以主宾身份出席淡米尔语文节2019时表示,准确翻译四种官方语文是对各个族群的基本尊重,政府将继续重视翻译事宜,并会投入资源完善之。本地多元种族的现实决定了社会对多元价值的重视,这必须体现在日常对所有官方语言的态度上。

诚如易华仁所指出,这是传单制作者的无心之过,他们已道歉并纠正了错误。网民对其穷追猛打,未必完全公道。

首先,这并非官方机构的行为,而是民间团体出于好意的错误。第二,如果对类似的错误毫不体谅,可能导致未来因为“不做不错”的消极心态,让社会单语化的趋势更为严重。但是,跟此前所发生的类似翻译错误事件一样,社会的强烈反弹,显示语言仍然是非常敏感的课题,因为它关系到国人身份认同的核心,任何被视为不尊重的行为,势必会当作有意的冒犯。

这凸显了我们所处的多元社会的现实,同时也迫使我们必须对基于多元社会而提倡的多元价值的反思。到底什么是多元价值?多元价值该如何体现?

跟其他单一民族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不同,新加坡自开埠以来便是多个种族杂居的社会,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也是因为坚持多元价值,反对个别种族拥有特权。因此,多元价值必须是犹如国民信约所说的,不分种族、言语和宗教,平等对待所有社会成员。

尽管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以及稳定英殖民体制的法律延续性,英文成为行政通用语,宪法还是保障了四种官方语言的正当性。所以,至少在法治精神的层面上,任何官方语言都有其庄严的法律地位,不得轻忽。

当然,就如前述的身份认同原因,对官方语言乃至对任何语言的尊重,基本上也是个攸关社会和谐的政治问题,同样轻忽不得。因此,一再发生的翻译乌龙事件,表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无论是从守法的角度,或是政治敏感度,亦或是对他者的基本文化尊重,公共文本的翻译错误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而其一再出现,自然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类似的乌龙,体现的不仅仅是语文和翻译的水准,更是错误的心态。这种心态可能源自对多元价值的认识不深,也可能受了效率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意识地独尊英文。无论如何,从长远计,这都不利于社会和谐,也不利于培养基于丰富的多元文化传统的创造力。

易华仁承诺政府将投入资源完善翻译事宜,因而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唯有身体力行地在语言上尊重所有官方语文,才能真正落实不分彼此,一视同仁的建国理念。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政府带头重视公共文本的翻译水准,民间才容易形成在语言上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

回到海军部巴刹翻译乌龙事件,一些民间团体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翻译上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来避免失误,政府就有提供资源的义务,尽量避免人们不再犯无心之过。

本地多元种族和语言文化的环境,原本应该是一种有利于未来国际竞争的丰沛资源,如果善加利用,当能发挥“桥梁”和“中枢”的角色。

新加坡理应成为国际的翻译之都、比较文化研究之都、语言学(包括各种方言)之都,却不幸还陷在单语和多语的纠葛之中,各种母语文的水平也明显不复当年,这些趋势值得我们深切反省。

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蓬勃发展之际,我们必须用心珍惜从先辈所传承下来的多语传统,转化为今后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上左右逢源。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