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培养儿童阅读任重道远

阅读习惯的养成,家长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档案照)
阅读习惯的养成,家长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2019年4月8日

一项就小三和小五学生的双语阅读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华族学生喜欢阅读英文书,喜欢阅读华文书的学生却不到四成;约57%华族学生觉得阅读华文书有难度。此外,喜欢阅读的学生的比率到高年级时有所下滑,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的习惯。

这项调查敲响了警钟,即在智能手机普遍化,科技发展即将迈入5G的时代,阅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智慧国”的公民不能仅是享受智能科技便利的消费者,还必须是懂得判断是非的“智慧人”。

从贯彻双语教育、维系新加坡长远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出发,华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无疑是关键的。其中的道理甚明,因为语言能力的养成,基础来自广泛的阅读,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本里的文化养分犹如锻造语言利剑的钢材,缺乏足够的材料,则恐怕连口语沟通能力也只能停留在问路、聊天气的入门水平。对掌握双语的定义,必须提高到能够用两种语言吸取新知、独立思考、交换意见。这非大量阅读不能达成。

华族学生更喜欢阅读英文读物,大约有如下原因。首先当然是英文是第一语文,学生本来就相对熟悉,使用起来(包括阅读)自然事半功倍。其次是英文儿童读物无论在包装或内容上,都相对更有吸引力。这是因为英文儿童读物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业,有专门的出版社、作者群、产业链和市场运作。同时,英文知识界突飞猛进的相关研究,如儿童心理学、传播学等的成果,都被实际运用到儿童读物的生产上面。其成果是华文儿童出版业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华文儿童读物对本地儿童缺乏吸引力,除了前述的语文能力落差之外(这本身也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其自身的因素。对比英文儿童读物注重不同年龄层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而在内容与包装上“因材施教”,华文儿童读物最为人诟病之处,还在于其说教意味浓厚,因而在阅读效果上难免有揠苗助长之嫌。儿童阅读首先应当是个注重愉悦的体验,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求知,如果本末倒置,就容易伤害儿童的阅读兴趣,妨碍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习惯的养成,家长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家长自己就有阅读的良好习惯,孩童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能养成阅读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应当尽早养成,如果在孩童年幼时,家长能做出牺牲,坚持每天花时间陪孩子阅读,或者每个周末一起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就能够培养孩童的阅读爱好、鼓励家长自己也阅读,同时建立坚实的亲子情感纽带、改善家庭关系,如此一举数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远在智能手机发明之前,人们阅读的时间就已经面对生活里各种各样娱乐诱惑的挑战,如今智能手机更成了不少家长的廉价且有效的保姆,只要让幼儿玩手机,大人就可以免去花精力满足幼儿需要大人无时不刻关注的需求。但是,学界如今已经开始发现,智能手机是容易上瘾的,太早让儿童接触和使用手机,恐怕有害于他们的健全成长。社会或许有必要提高这方面的健康意识,让更多家长避免掉入这个长期危害孩子身心的陷阱。

虽然根据多项对国家和全球大城市的排名调查,无论是人均阅读时间(印度榜首)、人均书店数量(香港榜首)、人均图书馆数量(爱丁堡榜首),新加坡都榜上无名,但这或许并不能反映一个城市或者国家的文化全貌。公允地说,本地的公共图书馆无论是硬体设施或服务水准,都已经非常先进且能满足需求。然而在提升阅读风气方面,我们仍然有巨大的进步空间。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