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加强国人再循环意识

 “零废弃”可从个人做起,如自备环保袋或容器等,上巴刹时用来装蔬果,以减少包装垃圾。(档案照)
“零废弃”可从个人做起,如自备环保袋或容器等,上巴刹时用来装蔬果,以减少包装垃圾。(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环境及水源部将今年定位为“迈向零废弃年”,以加强人们的废料再循环意识,向零废弃的循环经济模式迈进。总的来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国人的环保意识有很大的改进。随地乱抛垃圾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不过,从前天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国人对于资源的充分使用以及废物再循环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去年6月至今年2月间,环境及水源部和国家环境局分别展开的两项调查显示,约六成受访家庭有定期把旧物再循环的习惯。不过,有许多受访者对可循环物品的种类,存有误解。在受访者中,不少人误以为纸制食品包装、纸巾以及泡沫塑料是可以回收的物品。但实际上,这些东西不能再循环,应该当垃圾处理。同样的,塑料玩具、衣服、鞋子以及手提袋不适合当废料再循环,只适合捐给他人使用。

另一个误区是,约六成的受访者以为,他们必须将再循环的东西分类后,才丢进蓝色的回收箱或是回收槽。其实,这是不需要的,因为回收中心在收到蓝色回收箱后,会根据废物的性质再行分类。

对于废物再循环的认识不足,将拖缓零废弃目标的进程。上述调查显示,那些不将旧物回收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废料再循环,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这个问题。同时,他们也以太忙太累或可回收的物品太少为由,没有响应零废弃的号召。去年,在社区如住屋以及学校所产生的废物或旧物中,只有22%经过再循环处置,和30%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再循环率低,加上人们对可循环物品种类以及废物分类程序的误解,凸显了宣导工作的重要性。宣导灌输人们对废物再循环的正确认识以及其意义,一旦这个意识内化后,便可转化为行为以及习惯。当零废弃成为社会规范时,人们就会更认真地对待这个课题。反之,如果人们缺乏再循环的意识,或是将回收箱视为一般的垃圾桶,最终就会理所当然地将所有的废料与旧物当作不可回收的垃圾处理,从而违反了零废弃国的努力。

所谓积习难改,虽然不少国人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上,人们或许为了方便,不太愿意踏出第一步。在这一方面,社区及民间团体的推动,有助于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以改变现有一代人对再循环的观念,并进而引导他们的行为。但要塑造再循环的文化,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从小做起。日本以及台湾的经验显示,学校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的再循环意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除了教育与宣导,政府的政策支持对达致零废弃的目标,也至关重要。根据国家环境局的统计,去年建筑废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以及废弃轮胎的再循环率都达到90%以上。这显然归功于政策的要求。然而,面向民生的物品如食物以及塑料,再循环率分别只有17%以及4%。

为了让人们更方便地处置再循环物品,建屋局自2014年起建造的组屋都设有两个废料槽:一个是让居民丢弃垃圾;另一个则是可循环的旧物。从去年4月开始,所有高过四层的非有地私宅,也都有同样的装置。政府可考虑在公共场所以及组屋底层,放置更多的蓝色回收箱,并向居民宣导正确使用回收箱的知识。

其实,政府已宣布了多项新措施对抗本地的三大垃圾源头,包括电子废料、包装垃圾和食物垃圾。从2021年开始,电子产品制造以及进口商必须回收和妥善处置电子垃圾,而零售商则必须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的回收服务。政府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公布首个零废弃总蓝图,并提呈《可持续资源法案》,管理上述的三大垃圾源头。

然而,再循环经济的成败,最终还是取决于国人的心态。循环经济有助新加坡克服资源有限的问题,并维持生态的平衡。国人的再循环意识,也体现国家的软实力。但从上述两个调查的结果显示,我们在实现零废弃的目标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