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莫迪大胜凸显右翼民粹主义抬头

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执政党人民党确定在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莫迪笃定连任,可继续执政五年。(法新社)
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执政党人民党确定在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莫迪笃定连任,可继续执政五年。(法新社)

字体大小:

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执政党人民党确定在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莫迪笃定连任,可继续执政五年。而主要反对党国大党虽然比上届大选多得了几个席位,但却保不住过去40年都由甘地家族掌控的北方邦阿梅帝(Amethi)的国会议席。因此,看来颓势已成,不容易有翻身的机会。

印度选举委员会前晚的官方数据显示,人民党在总数542个席位中已赢得300多个席位,远远超过下议院多数席位所需的272席,也比它在2014年大选时赢得的282席多。人民党成为自1984年以来,首个在连续两届大选中赢得大多数议席的单一政党。它所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则总共获得至少347席。

人口多达13亿的印度,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度,因此,它的大选过程的复杂性也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大选投票自4月11日到5月19日分七个阶段进行。这么一个规模庞大而又复杂冗长的选举,能基本顺利完成,这本身就是一个不俗的成就。但人们所关注的,应是莫迪为什么能在这次大选中再次取得压倒性胜利?

犹如《联合早报》的报道所指出,印度大选的这个结果再次凸显右翼民粹主义在全球抬头的趋势。右翼人民党在竞选期间提出的政纲具有明显的民粹主义,包括要向穷困的农民发放现金、在国家安全方面采取强硬立场等,让它和美国、巴西及意大利等胜选的政党一样,主张落实保护主义而获得选民的支持。

如果说莫迪和人民党在上届大选(2014年)的胜利,主要是曾经长期执政的国大党腐败的结果,这次的胜利则可归因于国大党的继续无作为,以及选民对莫迪执政的一个肯定,尽管他有好些执政败笔,比如推行废钞政策引起严重的后果。无论如何,这次胜选让他成为1971年以来首位连续在两届大选中获得一党多数的领导人。

毫无疑问,莫迪个人的政治魅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所投射的强人形象正符合当今多数选民的心理需求。和其他出现右倾和民粹现象的民主大国一样,原来的主流政党的缺乏作为,使民众产生厌倦也希求政治强人的心理。但印度的右倾和民粹的表现特征,却似乎有异于其他国家。

以美国来说,其表现特征主要是美国优先和逆全球化,继而是反中(国)。在英国,更多的是表现在反欧盟和反移民。意大利的大选也带有浓重的疑欧和反欧色彩。巴西新总统博尔索纳罗是特朗普的崇拜者,在去年竞选期间,他仿效特朗普提出“巴西优先”的口号,甚至主张巴西成为美国在南美地区的代言人。

莫迪式的民粹,更多的是夹杂种族、部族主义以及印度教的民族主义。人民党本身就是一个基于印度教的政党,主张民族主义和印度教至上主义,也有人称这是印度教国族主义,有强烈的反回教色彩。

莫迪在2001年至2014年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该邦就曾发生印度教徒与回教徒的流血冲突,导致超过1000人丧生。他领导的政府被指没能有效地采取措施制止冲突,这是莫迪抹不去的政治污点。

因此,这次人民党大胜,可能使那些希望在印度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教群体更为壮大,让少数回教徒更感威胁。这并非杞人之忧。比如,人民党内部有不少声音,要莫迪在北方邦的阿约提亚一个遭印度教狂热分子夷为平地的回教堂原址,兴建印度庙。该回教堂于1992年遭印度教徒摧毁,导致当地成为印度教徒和回教徒的冲突热点。

印度这种和种族及宗教混杂的政治,固然成了莫迪和人民党易于进行政治操作的基本盘,但如此具有高度分裂性和爆炸性的政治,也可能给印度政治埋下无穷后患。

眼前来说,如何弥合竞选所留下的社会裂痕,将是莫迪政府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他声称要团结全国,但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方案却有待观察。除此之外,分析员也指出,莫迪在新任期将面临为上千万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压力,同时必须想办法提振陷入低收入困境的农民。莫迪在上届大选曾承诺制造1000万个就业机会,但这个过于宏伟的目标至今仍无法达到。在新任期内他能拿出什么高招,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