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提高国人对先驱的认识

开埠200周年纪念钞前天发行,掀起了新加坡人排队换取的热潮。(严宣融摄)
开埠200周年纪念钞前天发行,掀起了新加坡人排队换取的热潮。(严宣融摄)

字体大小:

开埠200周年纪念钞前天发行,掀起了新加坡人排队换取的热潮,九家银行的一些分行还出现断货情况。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的面值20元新钞,让公众以等值换取,公众的反应热烈,对开埠200年的纪念意义是一次很有效果的宣传。

20元纪念新钞共发行200万张,数目也不算小,当局显然是希望更多家庭都有机会换取。纪念钞若能当作亲友之间的馈赠,凸显国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可为开埠纪念的活动注入更浓厚的人情味。

这款20元纪念钞正面印有新加坡首任总统尤索夫伊萨的肖像,肖像旁是前最高法院和政府大厦建筑,即今日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首任总统肖像已成了钞票上必然出现的国家象征,借以提醒国人珍惜新加坡的多元种族色彩。前最高法院和政府大厦则是历史悠久的地标性建筑,它们见证了不同阶段的新加坡,承载了不同年代的悲欢离合,是国人认同感之所系。

20元纪念新钞的背面设计别有深意,是经过慎密的思考。它向八位曾对新加坡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代表人物致敬,包括闻名世界华人圈子的实业家和教育家陈嘉庚、被誉为新加坡特蕾莎修女的许哲、曾担任过前师资训练学院和教育学院院长的教育家王惠卿,现代马来文学之父文西阿都拉(Munshi Abdullah)、第一任植物园园长亨利·李德里(Henry Nicholas Ridley)、印族慈善家比莱(P.Govindasamy Pillai)、杰出女运动员爱丽丝·彭尼华德(Alice Pennefather)和马来族抗日英雄阿南赛迪(Adnan Saidi)。这八人当中,陈嘉庚最为华人社会熟悉,许哲和王惠卿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不少人印象犹新,但对其他种族的代表人物,一般人也许知之不详。

从二战前到日据时期,新加坡出现过不少华族抗日先驱,广受华社景仰。但马来族和印度族的抗日代表人物的事迹则甚少出现在华文的历史论述中。马来现代文学的成就更因语言的隔阂,不为华人社会所了解。反之亦然,马来社会和印度族新加坡人对华族先贤和成功人物的了解不如华族,华族书画艺术家对文化的贡献,异族同胞感到陌生也不奇怪。

英殖民地政府在19世纪由英国聘请来本地担任植物园首任园长的亨利·李德里,与新马的树胶业发展有深厚的渊源。20世纪初,参加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在本地成立的同盟会的华商陈楚楠、张永福、林义顺,以及后来加入的陈嘉庚和李光前都是从事树胶业而致富,他们热心资助中国的革命事业。亨利·李德里上了这开埠200周年的纪念钞,也是一个具有历史眼光的精心考量。植物园在2015年7月4日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国人因此不能不认识这位英国植物学家。

纪念新钞通过向八位不同种族、不同领域代表人物的致敬,提醒国人新加坡今天的成就是不同身份各族同胞集体贡献的结晶。各族国人多了解异族同胞的族群历史和文化,才是巩固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

建国以来,新加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不同种族之间的包容与尊重,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欣赏这一方面还存在有待进步的空间。开埠200年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学校和公众教育提高国人对异族先驱人物和杰出人物的了解,可作为我们的一个努力方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