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正视结构性失业问题

人力部发布的第三季劳动市场预估报告显示,我国总就业人数增加2万2400人,比前一个季度的6200人增加三倍。(档案照片)
人力部发布的第三季劳动市场预估报告显示,我国总就业人数增加2万2400人,比前一个季度的6200人增加三倍。(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人力部发布的第三季劳动市场预估报告显示,我国总就业人数增加2万2400人,比前一个季度的6200人增加三倍。但总失业率从3.1%上升至3.2%,是10年来的新高,而裁员人数达2900人,比前一个季度的2320人来得多。

由于是预估数据,人力部没有公布第三季的职位空缺数目。不过,今年第二季,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的比率下跌至0.94,也就是说,失业人数超过职位空缺。不少分析师认为,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职位空缺数目的增长空间不大,而裁员人数可能继续攀升。

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总就业人数还能取得增长,令人鼓舞。然而,失业率以及裁员人数增加,反映了劳工市场出现了工作与技能不匹配的现象或结构性失业问题。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公民失业率达3.3%,比总失业率高。

人力部长杨莉明指出,工作与技能不匹配的现象,可能是求职者没有相关的技能,或是工作吸引力不足。求职者通常偏好做回自己的老本行,而雇主则倾向于聘请与他们的行业有直接相关技能或有业界经验的人。她呼吁雇主与求职者保持更开放和灵活的态度,以缩小两者的差距。不过,她也表示,有越来越多的雇主愿意聘用以及训练中途转业者。

我国经济正在转型,朝向知识密集型发展。颠覆科技的涌现更是迅猛,职场的需求也跟着急速改变。为了配合职场的新需求,政府不遗余力地鼓励国人提高和学习新技能。此外,政府也推出各种激励政策,例如“应变与提升”计划,重新训练被裁退的员工,以协助他们找到新工作。今年1月至8月, 约有2万2000名求职者通过这个计划找到工作。

尽管如此,掌握新技能的步伐往往落后于职场的新需求。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掌握新技能,尤其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调适过程。现实是,不少人避重就轻或是处于无奈,选择技能需求较低的工作,包括打零工。这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也跟着下降。这一群人有不少是属于专业人士、经理、工程师以及技师,也就是所谓的PMET。他们大多也是“夹心”的中产阶层。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国人的技能跟不上职场的新需求,将拖缓经济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被裁退的员工从事技能需求较低的工作,也是人力资源的浪费。零工经济兴起,不少人转行当私召车司机、房屋经纪或保险经纪。虽然他们在劳动市场的统计上被归入就业人口,但从收入而言,他们之中有些是处于半失业状态。我们有必要提防结构性失业问题蜕化为隐蔽性的失业问题。

其次,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公民人口只有350万,不足以满足劳动市场的需求,无论是在低端还是高端的经济领域。基于经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必须引进外来者以弥补缺口。根据最新的统计,新加坡的外来人口近168万人,这还不包括50多万的永久居民。他们对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经济转型,更多知识含量高的企业入驻我国,而本地也开始孕育科技起步公司,因此对人才的需求更为殷切。另一方面,新加坡向来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会,鼓励资金与人才的自由流动,而不少外来人才也乐于到新加坡发展。

但推动经济往价值链的更高点爬升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国人提供优质的工作,使收入有所增长。因此在吸引外来人才以促进经济转型步伐时,我们有必要确保国人在优质工作方面,享有一定的份额。这在本地PMET面对裁员威胁以及结构性失业问题之际,尤其重要。

国大政策研究所昨天发布的报告指出,移民课题和阶级差异最可能动摇国人对政府的信任。最近一起外来人才向公寓保安爆粗谩骂的事件显示,外来人才展示的优越感,很容易激起排外的情绪。必须关注的是,当移民或外来人才问题与种族或阶级断层线重叠时,还可能影响我们内在的凝聚力。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必须从方方面面正视结构性失业及其可能的负面效应。它不仅涉及国人的就业与饭碗,而且也牵扯敏感的外来移民问题。我们有必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