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环保课题轻重缓急之间

海平面的上升威胁着全世界的海岸地区。图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法新社)
海平面的上升威胁着全世界的海岸地区。图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法新社)

字体大小:

社论 2019年11月8日

由全球153个国家1万1256名科学家联署的报告,表达了对“气候紧急状态”的担忧,并且提出具体建议,以便尽快减少二氧化碳等导致地球气候上升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报告势必加剧关于地球暖化的争议,也可能因而让政治对立升温。环保课题并非单纯关于环境,更牵涉各方多重复杂的利益,所以非但难以轻易解决,还可能欲速而不达。

在11月5日发表于《生物科学》杂志的报告,是科学界对地球暖化威胁的最新警告。报告根据40年来所收集的大量数据,包括能源使用、地球表面温度、人口增长、森林砍伐、极地冰量、生育率和碳排放等,发现了令人不安的趋势:温室气体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继续增加;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上的冰层迅速消失,冰川厚度正在减少,北极海冰几乎处于最小值;海洋温度和酸度正在上升;极端天候和相关的破坏成本呈上升趋势。

报告说,尽管地球暖化的迹象日益明显,威胁日益加重,人类社会40年来却一切如常,依然无节制地追求经济发展和消费,并没有做出真正的改变来应对危机。报告于是提出具体建议,包括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吃植物性饮食;少生孩子。对比报告关于地球暖化数据的中立性,建议无疑已经涉及文化价值领域,很难避免现实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就在报告公布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在联合国启动让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程序。这一时间点的巧合,形象地反映了报告及环保课题的争议性。美国退出协定的理由,并非否认地球暖化,而是认为协定歧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的要求上对发展中国家网开一面。这牵涉公平性的争议,就很难像对环保威胁存在共识一样,让所有国家能够齐心合作。

此外,一些被称为“深绿”的环保运动激进分子的行为,也削弱了环保课题的严肃性和正当性。这些环保激进分子通过占据城市街道、妨碍地铁在上班时间通行等抗争方式,试图唤起民众对环保课题的重视,却弄巧反拙,被批评为不必担心自己温饱的中上层人士,自私地通过这类行为来凸显自己的道德高尚,完全不知人间疾苦。

人们虽然可能对环保威胁存在基本共识,但在具体怎么做的层面,却南辕北辙,甚至相互对立。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为例,尽管各类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如火如荼,但要在短期内完全取代化石燃料并不可能。对于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核能源,环保运动本身也存在歧见。核能短期内可大量替代化石燃料,但是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则形成长期挑战。如何取舍,已经不再是环保课题,而是政治决策了。

至于在饮食上改荤为素,不只关系生活习惯,更涉及价值信仰,非但难以快速改变,还容易引发争执对峙。在西方国家,一些素食运动者开始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谴责荤食者不环保而有道德缺陷。然而,不同的肉类生产对环境有不同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要求人们吃素,未必能引起足够的理解和共鸣,更遑论支持了。

报告要求人们少生孩子,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建议。在一些文化,比如重视孝道的中国人强调传宗接代、天主教和回教反对避孕和堕胎等节育做法,都直接跟这个建议起冲突。当前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引擎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所面对的恰恰是生育率不足所导致的人口老化危机,简单地建议少生孩子,其政治和社会冲击远超出环保的领域。

可见,环保课题并非一些人所想象的简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反的,环保运动要保持动力,还得避免适得其反的极端想法和做法。地球暖化的威胁真切而严峻,然而应对的办法,还得讲究轻重缓急之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