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人口萎缩反映疫情重创经济

刚发布的《2020年人口简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总人口约569万人。(档案照)
刚发布的《2020年人口简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总人口约569万人。(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2020年9月26日

刚发布的《2020年人口简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总人口约569万人,比去年同期微跌0.3%。这是过去10年来的首次下跌,主要反映的,是冠病疫情沉重打击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而一些高度仰赖外来廉价劳力的行业则首当其冲。

总的看,导致总人口萎缩的主因,是非居民人口减少。截至去年6月,非居民人口约有168万人,到了今年6月则约为164万人,减少了2.1%。非居民人口中有一大部分是外劳。报告指出,在冠病疫情的冲击下,一些雇主不得不裁员,不少服务业领域的工作职位因而流失,这些人主要是工作准证持有者。与此同时,就业准证持有者的人数也从2019年底的19万3700人减少至18万9700人。同一时期,S准证持有者也从20万人减少至18万8800人。

除了非居民人口的减少,其他影响人口的主要因素其实都保持不变。比如,总体生育率维持在1.14,与前年一样。去年的公民新生儿有3万2844名,比前年的3万2413名多出431人。公民人口微升0.6%,从约350万增至约352万人。而永久居民人数则约52万人,与去年相差不多。有2万2714人获得本地公民权,和前年的2万2550人也大致相等。

放在当前疫情的背景下看,这份最新的人口简报有几个可关注点。其一,是外来人力在我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一个蕞尔小国而言,160多万非居民人口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他们在经济好景时,弥补了我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满足了各行业的人力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众多的外劳在经济不景时则为本地人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以新加坡人为核心的政策下,首先被裁的主要是外籍员工。不过,疫情也显示,一些高度仰赖外来劳力的行业要么将被淘汰,要么是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因此,企业必须利用这个机会转型,尽量采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提升技术和提高生产力。

其二,是人口迅速老龄化的问题。报告显示,65岁以上的公民现在已占公民总数的16.8%,10年前的2010年则是10.1%。而再过10年,即到2030年时,这个百分比将进一步提高到23.7%。因此,老龄支持比(或称扶养比,即20岁至64岁的公民和65岁以上的公民的比例)也发生明显变化,2010年时是6.4,现在已降至3.7。 

新加坡人的预期寿命早已超过80岁,在人口生育率难以提升以及持续无法达到替代水平的情况下,要满足经济对人力的需求,除了充分利用科技代替人力之外,必须像日本等人口严重减少和老龄化的国家一样,尽量发掘年长者的劳动力,也就是延长工作年龄,让更多的人能在65岁之后重新雇用,继续留在职场。这一来也有助于延缓扶养比的下降。目前,我国已有超过六成的人从事白领工作,即所谓的PMET(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与技师),从事脑力劳动者居多,也等于说一般的人都可以有更长的工作年龄。

尽管如此,小国寡民要发展经济,在强调以新加坡人为核心之余,还是有必要适当引进外来人口,以补充生育率的不足和保持一定的人口规模。纵观上述,可见我国的人口政策必须做多方面的考量和权衡,也须取得国人的认同和谅解,在这方面,政府有必要明确人口政策的大方针,并开诚布公,让人民了解各种选项的得失优劣,从而消弭误解,凝聚共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