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用水当知供水难

我国第四座海水淡化厂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昨天正式开幕。水厂建在地面下,屋顶是一片大草坪,可供公众进行休闲活动。(吉宝企业提供)
我国第四座海水淡化厂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昨天正式开幕。水厂建在地面下,屋顶是一片大草坪,可供公众进行休闲活动。(吉宝企业提供)

字体大小:

社论 2021年2月6日

去年6月29日即已投产的吉宝滨海东海水淡化厂,前天由李显龙总理正式开幕,象征我国自主开发水源又迈入另一个新的里程。这是我国第四座海水淡化厂,也是第一座双模式海水淡化厂,即同时具备淡化海水和处理淡水的双重能力。在雨量充沛时,它可以用较少的能源处理来自滨海蓄水池的水,旱季降雨量不足时,则可抽取新加坡海峡的海水进行淡化。

总理在致辞时特别提到气候变化对未来水供的可能影响,表明政府会继续未雨绸缪,提前建造基础设施和投资发展新的科技来保障水供。他也不忘再次呼吁国人尽自己的一分力,在日常生活中节省用水。

水是我国的战略资源,这是每一个新加坡人都时刻铭记在心的。在小小的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开设了多达17个大大小小的蓄水池,更保留了广大的集水区,占用了原本可供其他发展用途的宝贵土地,为的就是要确保我们有活命的水源。

但事实是,即使有这么多蓄水池,水还是不够用的。而即使目前我们已有了新生水厂和四座海水淡化厂,裕廊岛海水淡化厂预计也能在今年内竣工,我国离水供自足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以滨海东新水厂而言,它每天最高产量约3000万加仑食用水,只满足相当于本地7%左右的用水需求。故而我国仍需每天从柔佛输入大量的生水。目前我国和马来西亚签订的水供协定将在2061年期满,因此,政府也设定了一个要在这一年达到水供自给自足的目标。

我国目前每天用水量是4亿3000万加仑,到了2060年预计会增加一倍。因此,要在未来40年内实现水供自足的目标,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那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多地利用海水和回收用水(新生水),在开发新水源的科技方面必须加倍投入。而如果到时少了来自邻国较便宜的生水供应,供水成本大大上升就势所难免。

我国是历经30年时间的研究开发,才有今天可以真正派上用场的过滤淡化等技术。这是弥足珍贵的资产。因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对缺水的问题,需要同样的科技来开发水源,我国的技术因此有其极大的商用价值。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必须持续在研发新技术上努力,以期取得新的突破,一方面是满足本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为世界提供有益的公共产品。

虽说新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传统水供以外的新“水喉”,包括新生水,淡化海水等,但别忘了建设更多的水厂也等于必须耗费更多的能源。因此,单单有水技术的开发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强化新能源技术,以节能省耗,同时减少排碳。而考虑到气候变化的恶劣影响,新能源还必须朝绿色方向发展。这同样需要在研发上的极大投入。

政府去年3月在国会宣布,将在西部的登格蓄水池上建设首个大型浮动太阳能光伏系统,有关工程已于去年8月启动,预计能在今年内完成。据时任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透露,这个太阳能光伏系统投入运作后,所生产的能量足以供应我国全部五个自来水厂的电力需要。这将使新加坡成为全球少数拥有“全绿”自来水设备的国家。不过,光伏系统也只能满足公用事业局每年7%的能源需求。

无论是兴建水厂还是太阳能发电系统都需要大笔的投入,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所用的每一滴水,都包含高成本,扭开水喉用水很容易,但开辟水源却是艰难的工程,开发新水源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也将会与日俱增,要确保水供的可持续性,包括维持负担得起的水费,还有赖每个国人高度的省水意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