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um

周兆呈:“与时俱进”的舆论场

字体大小:

城外城

这个舆论场的形成,有着复杂成因。官方的立场和倾向、意见领袖的参与、草根写手的介入、利益团体的推波助澜,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面产生作用。在解读和分析时,和新中去年确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一样,也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全方位了解这种舆论场。

最近在南京休假时和一些学者、朋友聚叙,话题自然地聊到当下的新中关系,以及中国从政界、学界到民间对新加坡的最新看法。一位对新加坡国情相对比较熟悉和了解的学者就说,对新加坡的立场其实有一定的“了解之同情”,但他认为,在一些课题上,新加坡也应该对中国现今的发展和需求有新的“了解之同情”。

这似乎是最近一个绕不过去的必谈话题。和中国有着往来的新加坡商家,来往两地的新移民,或者关注新中关系的个人,都有着经历类似中心话题的体验。可见这一话题的发酵已然累积到一个程度,关注面极为广泛,成为新中关系里新的舆论场。

这个舆论场的形成,有着复杂成因。官方的立场和倾向、意见领袖的参与、草根写手的介入、利益团体的推波助澜,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面产生作用。在解读和分析时,和新中去年确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一样,也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全方位了解这种舆论场。

其实,高关注度和深关切度,也是新加坡与中国这些年来紧密互动的明证,以前有多热切,现在的反应就有多强烈。新中交流与互动非常密切,新加坡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两国合作的项目、商贸往来,实施顺利,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新加坡独特的优势和整体竞争力,已经和正在推动两国间更广泛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而中国开始向外拓展经济影响力的势头方兴未艾,新加坡是重要节点和中间桥梁。

除了双方官方的有限几次表态之外,目前在民间舆论场中的很多交叉和讨论,其实彼此掌握的信息未必在一个层面。就新加坡在一些课题上的立场,中国民众有的是拥有第一手资讯、客观论述,有的是道听途说、依赖被误读的报道,有的是经过理性缜密的思考,有的是一知半解的狭隘反应。如果不去有意识地找寻多方资讯来源,那些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大量转发、充斥耸人听闻标题的新闻和似是而非的情绪论述,就成为观点流动的主导,一旦有机会接触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就会发现他们深受广为转发的这类文章的影响。

对一些民众来说,通过民间舆论场的路径得来的观感和情绪占了最大成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偏,或者缺少同等量级的传播途径和效果,就会快速积聚形成“竟然如此”“怎能这样”的印象。这种印象,只会不断强化既定的认知,集结相同的情绪,转而又在人群制造更大规模的发散,并将之视为这就是事实本身,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这一现象,其实和中国自身课题的发酵有着同样的路径。一个社会热点,得到多方关注,写手如云,制造舆论场的压力。只不过,以前新加坡是做读者,这次成了主角。相对新加坡来说,中国舆情的组成非常复杂,超出很多新加坡民众的认知和想象。中国内部自身的社会议题,经过各类媒体的大量重复制造、传播,在庞大的舆论场中迅捷激荡起伏,其多元和复杂的面向,中国执政者和受众都还在适应之中。当普通的家庭老太太都开始积极转发微信文章的时候,不少以讹传讹、危言耸听的言论大行其道,占领最基层的民意场,就不奇怪了。

在这过程中,普通民众作为单纯的信息接收对象,对某一现象如何形成、如何扩散,是否另有内情或反转事实,总体上少有质疑和追根究底。这是正常现象,却提出了今日网络生态下国与国之间相处之道中尤为值得深思的课题。这也是新加坡与中国相处时需要“与时俱进”的其中一个层面:对中国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成因、需求、方式都要有“与时俱进”的了解。正如特朗普上台之后,新美之间具体的交道方式、沟通渠道、来往模式,也都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一样。

如果检视近年新中关系,既有颇具创意的两国合作模式,也有起伏不平的事件,两国同中有异,不断调整对彼此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推动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深度合作。这是大的历史轨迹和方向。随着新加坡与中国各自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区域格局的演变,其中自然会出现一些影响舆论场的事件。置于当下情境来观察,网络的两面性特质也愈发升级:一面是信息的易于获取与扩散,加剧几何级别的信息传播效应;一面是构筑起一道信息偏差、真伪难辨的隐形幕墙,导致信息不对等、评论满天飞的状况。网络时代,其实很容易被信息“画地为牢”,信息制造和传播的意图与方式,人们选择信息、获取信息时的惯性、思维定势,以及信息被解读、被诠释并再度制造的不确定性等,都会改变每个环节的信息呈现。

因此,无法操纵和预料网络传播的最终效应,以及制造出什么样的舆论场,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此时,外交理念的传递、公共政策管理方式、传播策略等,都需要与之相对应、相匹配。这是网络集聚效应、传播生态带来的一种新型挑战。具体到新中关系中对舆论场的分析,相处模式、应对模式的调整,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心态和理念。

客观认识和解读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新中关系在不同时间点,对不同阶层来说,含义也不尽相同,也不会是所有话题的全部。就在文章开始提到的那场聚会上,讨论完“严肃”的话题后,那位学者接着说,新加坡一个品牌的房地产项目在南京是最高端、最抢手的,现在是一房难求,找后门都买不到,能买到这家新加坡开发商的一套房子,还是我们的目标啊!

(作者是本报助理副总裁(新兴业务)

zhouzc@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