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铿:丝绸之路之晕车

字体大小:

街口小店

90年代凌峰制作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旅游节目提到遥远的祈连山,启蒙了一个陌生古远的地方,和800年前岳飞的《满江红》里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荒漠意境交错。

向往冥遥的历史,想走走丝绸之路大漠上的古人古道,看看黄河上川流不息的兰州羊皮筏,留住天池上雪山的倒影的图像,体会葡萄沟里西域的风俗人情,敦煌莫高窟留不住的遗憾,幻想《西游记》里吐鲁番火焰山的神话人物场景,感受霍去病将军倒酒入泉的豪迈,和会会嘉峪关会极门门楼檐台上的镇关之砖。

从小就晕车的7岁小孩,陪着我们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赶路,从西安的兵马俑走到新疆的天池,在延绵几千公里的祈连山脚留下足印。在日长夜短的夏天,每天的行程都超过10个小时。

国道长年累月遭严重超载货车的蹂躏,再加上缺乏适当的维修,一条笔直的路竟然出现波浪般的状态,而且持续数百公里。车程颠簸不堪,对我们大人来说,在这样的路况上行车如行舟,腰肌不胜负荷,对一个足足晕车晕了五年的小孩来说,是个大考验。不时偷望小孩睡着了充满稚气的脸孔,没有难受的表情,才放心。

记得小孩两岁就开始晕车,一坐车就吐到一塌糊涂,最严重的时候就算坐地铁也只能挨一个站。那时候妻子每天带他搭一个地铁站,再走路回去,有时还要抱呢。慢慢的由一个站增加至两个站、三个站,稍作休息再搭回头车,一直到小孩完全适应地铁摇晃的感觉,足足花了一年。

我们买了车子之后,又花了三年时间,由一个路口,到一条街,经过无数次的呕吐,孩子终于适应了汽车摇摆的感觉。在这四年里,这孩子已经能自我调整,头一晕就倒头大睡。在这四年里,看到小孩坚毅的意志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决定了我们一起展开丝路的旅程。

十多天的路程,城市里长大的小孩一切顺利,少了一颗门牙,另一颗门牙也摇摇欲坠。在旅途终结后的多年后,还回味在黄昏时分游人稀少的月牙泉上,小孩抱住我的背,父子俩坐滑板滑下鸣沙山,远处依稀还响着驼铃声。 (传自香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