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脉搏独立近50年的新加坡无疑获得了经济上长足的进步。即使如此,在有些西方人心中,对新加坡的经济成功总是掺杂着不少负面感情,认为它与自由和民主背道而驰。在政治光谱的另外一极,比如不少中国人,也会颇瞧不起新加坡,认为它的经济成功一则是因为地方小,当然好管;二则因为占有马六甲海峡之利,所以一旦未来有地缘角逐上的变动,比如说纸上谈兵了上百年的泰国克拉地峡工程开通,新加坡的繁荣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不仅外国人有此想法,新加坡人也总是保持忧患意识。李光耀先生就说过,百年后新加坡是否存在都不得而知。民众之中,这种朝干夕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则亦非少见。这也就是俗所谓“怕输”,都是客观环境恶劣所造成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特质,反而激励新加坡国民在逆境之中奋起,化劣势为优势。比如说新加坡的“小”,这绝非不少人所说是个优势,就国防上而言新加坡就毫无防御纵深可言。并且国人数量也不多,为募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国家经济规模小,还会使国防开支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以最新预算案中的国防开支为例,就高达130多亿新元。如果新加坡能像香港那样好命,由大陆来承担国防的话,就等于每名新加坡公民可以为自己发3000多元的红包。除了特殊情况,每个新加坡男性公民都要承担服兵役的义务,将自己宝贵的两年青春献给国家,更不要说此后每年的回营训练了。面对如此巨大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不但建立了自己强大的军工企业,也有了一支足以让人骄傲的强大三军。在周边大国林立的情况下,显示小国也有能力获得军事上的安全保障。同样的道理,由于国家小,所以虽然处于热带,却没有足够的生活用水,更不要说为发展工商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水供了。但我们还是利用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以及依靠科技,逐步实现了水的初步自给。在这个岛上,随便打开水喉就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并且还有余力将水科技输出国外,造福人类。新加坡处在热带,植物被保护良好,在这个现代化的都市之中,还能找到大片的热带雨林,登革热等热带病非常容易流行肆虐。但初来新加坡的人都会发现,这里却并无多少同类地区中的那些烦人的蚊虫、苍蝇等害虫,并且还设有世界一流的热带病研究所。我一直把没有蚊蝇这件小事,当成是这个国家获得有效治理的一个典范;而这也不过是新加坡与逆境搏斗的诸多奇迹之一。更神奇的是,新加坡并不出产一滴石油,但很多蔑视这个国家的人却并不知道,这个小岛的西南端岸外,也就在离闹市咫尺之遥,却隐藏着世界上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也是世界石油贸易中心之一,以及亚洲石油产品的定价中心。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民众一抗议有毒危险的化工工程,就可以将它迫迁到别处,但新加坡却没有这种地域上的奢侈,只能用高效的管理来克服困难,并将之做到最好最干净最安全。时至今日,新加坡过去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应该感谢马六甲海峡,但如果将之仅归结于地理,则明显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新加坡真正的立国之本,依然还是在于坚持民主、法制、司法独立等基本政治制度,并施行高效的政府管理,执行稳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公务员的称职、廉洁,以及坚持不懈地提高本国的卫生,教育水平。成功往往只有一种正确之路,失败则有万千可能。过去50年新加坡走过了崎岖的道路,但只要继续保持坚韧的建国决心,未来即使出现地缘上的重大困难,还是能够克服。作者是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