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卫生部自上个月底起,陆续向本地所有参与社保计划(Community Health Assist Scheme,简称CHAS)的牙科诊所发出提醒告示,指有一小部分的CHAS牙科诊所滥用政府给予CHAS病人的津贴,提醒牙科界,在向政府申请CHAS索偿时,应紧遵指导原则。卫生部就牙科诊所提交的CHAS索偿进行审查时发现,有诊所就同一种治疗提出多次索偿申请;为复杂的治疗程序申请索偿,但病人接受的是简单治疗;也有牙科诊所在还没提供治疗服务前就先申请索偿。听了这些例子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打着病人的名义,赚政府的钱”。不过由于当局目前尚未明指哪家诊所违规,究竟这些超额索偿是牙医或牙科诊所因不熟悉索偿条列所造成的无心之过,还是发现政府为低收入国人提供的医疗津贴有利可图后的有心之失,我不得而知。其实,少数害群之马可能滥用CHAS的问题,不仅是发生在牙科界。今年3月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卫生部开支预算时,裕廊集选区国会议员洪维能就曾发言,对一些家庭医生滥用社保计划,过度收取病患药费的做法表示关注。卫生部政务部长蓝彬明医生当时就强调,卫生部已采取措施,避免诊所过度收取社保卡持有者或建国一代病患的药费。私下与一些医疗界人士聊起时,不少人担心会出现“病人反正有津贴,医生因此调高收费,以便向政府收取更多津贴”或“医生‘鼓励’病人多看病,从而向政府申请较多津贴”的情况发生。政府就CHAS病人看病后补贴给诊所的津贴,其实也是纳税人的钱,若CHAS诊所滥用这个计划,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多索偿,或许饱了自己的口袋,却也辜负了政府推出这个计划的用意与苦心。说严重一些,甚至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无谓浪费,政府花了钱,却不见社区内的病人获得更有效的医疗照料。若有医生真被揪出滥用CHAS津贴,不仅会丢了颜面、玷污了医生的名誉,违背了当初毕业时宣誓维护医药专业道德的《誓言》、严重者甚至可能交由警方法办,面对种种后果。当初为何要索取不属于自己的钱财呢?我记得曾经访问一名年轻医生,他刚从医学院毕业不久,也在公共医院担任住院医生。他当时坦言未来会考虑开设自己的诊所。这名年轻医生认为,公共医院提供了各种津贴辅助为病人支付医药费,但社区内的医疗津贴却相当有限(政府当时还没推出CHAS),所以他想设立自己的诊所行医,自己做主“日行一善”,每天为至少一名有需要的病人免费看病。事过多年,这名医生如今是否已经完成心愿,我不得而知,但他的这种想法令人欣赏。记得他曾说过:“出来开诊所能赚钱,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我不会有勇气这么做。既然知道诊所能赚钱,我觉得应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帮助有需要的病人。赚再多钱,其实也只是银行里的几个数字,够用就够了。”正如这名医生所说,很多时候,取自己所需,拿自己应得,其实就够了。(作者是本报记者 yuanyi@sph.com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