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叶明:学生越来越少?

字体大小:

狮城脉搏

1月4日是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中小学新学年的第一天。早上7点,我送孩子去学校。一出门就发现,与过去一个多月相比,路上的车辆明显增多,在多个路口都有堵车现象。尤其到学校附近,隔着两个路口,车辆已排起长龙,车速比走路快不了多少。

而前一晚看新闻,说本地学生数量正逐年减少,已影响到校服供应商的生意。我于是询问女儿,她也证实,她去年入学中一时,老师就说过,她们这个年级是近年来学校招生人数最少的,只有11个班,比二年级少了一个班,比四年级少了三个班。今年不知新生人数会不会更少?

数周前,《联合早报》也有一条新闻《七中学新生不足可能合并》。由于报读人数不足,本地有七所中学不获教育部分配新生。根据教育部的文告,中一新生的总人数正逐年减少,导致一些中学获分配的学生也相对较少。由于收生少的学校较难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和课外活动,为确保每所学校有足够的学生,教育部正探讨让收生少的中学与其他学校合并。这意味着今年没有新生的七所中学,或将走入历史。

同时有七所中学在新学年没有新生、无法开班,这恐怕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这条新闻很快在早报网的当日文章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之后又连续七天在早报网一周文章排行中高居榜首。可见读者对这条新闻的关注。

不过,数字不见得能代替人们的感受。比如堵在车龙中,女儿开学第一天的兴奋,很快转为焦虑。最后,她还嘟囔了几句:“怎么还是这么多人啊?学生越少越好!”可不是嘛,我想排在长长的车龙中,送学生的父母们也一定会闪过同样的念头;而这也是本地社会近年来的主流看法:新加坡的人口真是越来越多了。

是我们的感觉错了?还是数字错了?

这几年常有本地家长抱怨,外籍学生抢了本地学生的学额。为此,教育部推出“公民绝对优先”政策,取消了永久居民的孩子原本有一次的小一入学第二阶段抽签机会(公民有两次),将永久居民归入第三阶段,即外籍学生报名阶段。可是,在去年,一些在本地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他们的孩子连第三阶段也无法获得学额。向教育部询问后被告知,政府学校已没有学额,他们得去上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

但教育部的数字明明显示,我国小学生的人数从2007年起逐年减少;中学生的人数则从2009年起每年递减。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究竟是学生人数不够?还是学校的学额不够?究竟是外籍学生抢了我们的学额?还是外籍学生不够填补我们学校的空额?

新加坡的生育率长期偏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浮现。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失衡。一边我们面对学生人数减少的问题,一边又面对老龄化、退出职场的人口大量增加的问题。双向拉扯后,自然造成劳动市场紧缩,影响企业和经济成长。为此,我们不得不引进外劳填补缺额。即便政府收紧外劳政策,事实上我们所需要的外劳人数还在增加。

为何不从源头解决问题?

要真正从源头解决问题,自然是提高新加坡人两方面的“生产力”了。一是生育子女方面,二是工作方面。不过,这两者之间,显然是有矛盾的。一般认为,新加坡的生育率偏低,主要是工作压力大,以及国人追求个人发展,导致迟婚和不婚。尽管这些年政府采取很多措施,给了很多配套,却在提高这两个“生产力”方面进展不大。尤其是第二个生产力已连续十几个月下滑了。

与不得不引进更多外劳相比,多吸收一些外籍学生进入主流学校,让他们与本地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受教育,未来一起进入职场,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何况新加坡曾提出要做区域的教育中心。教育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被视为重要的“无烟工业”。发展教育事业对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真要减少外籍学生,何必拿外籍学生开刀?何况对中小学生而言,把他们推到国际学校,也不会减少在本地的人口啊?

去年我访问过多名被政府学校拒收的外籍学生家长。他们并没有为子女报读热门学校。他们愿意接受教育部的分配,愿意去任何一所政府学校读书。笔者的文章《他们在新加坡失学?》于去年2月9日在《联合早报·新汇点》刊登后,有政府学校的老师也表示惊讶,他们说本地政府学校整体上不存在学额不足的问题。

教育部当时的回应是,政府学校主要为新加坡学生而设。国际学生能否入学的因素包括学校学额、确保学生分布良好等,教育部无法为所有国际学生提供学额。可现在的问题是,本地学校并非学额不足,不是吗?而小一报名制度,早已绝对保证了新加坡学生优先入学。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有剩余的学额,也不给外籍学生呢?

仔细读,问题或许是出在那句“确保学生分布良好”。言外之意,教育部不希望看到一些学校的外籍学生比例过高。可问题又来了,热门学校外籍学生是没机会报读的,有余额的学校,余额越多,意味着新加坡学生越少,如果要确保“良好分布”,就意味着宁可空着大部分,也不能多收外籍学生。

可是外籍学生的比例,有那么可怕吗?难道小一新生也存在融入困难和认同困难?如果真有这个问题,让外籍小一新生和新加坡孩子一起唱国歌、念信约,一起接受本地老师的教导,难到不比推他们去国际学校,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加坡认同?更有助于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融入本地社会?我实在不明白,如此确保“良好分布”的意义何在?

作者从事资讯科技行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