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大卖空》联想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沈越

过去两个星期,早报财经组同事之间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大卖空》这部电影,你看了吗?

影片根据同名畅销纪实书改编,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乌云隐现,直到2008年全面爆发蔓延之前,几个眼光独到的投资枭雄看穿假象,发觉美国楼市和金融市场的泡沫即将崩溃,通过大量卖空市场获得巨利的故事。

影片题材不新,可贵的地方在于穿插其中的搞笑注脚,以通俗的比喻解释复杂的金融术语。譬如,抵押债务债券(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这种让多少本地投资者血本无归、至今还不寒而栗的金融工具,由名厨波登(Anthony Bourdain)客串解说。

设想一下,餐馆的厨房在周末前买入一批鲜鱼,就好比是一般的房贷抵押证券。卖了两天,还剩下不少,肉质已不太新鲜。名厨这时会把这些信评犹如垃圾债券的鱼丢掉吗?

当然不,名厨脑子一转,把这鱼大卸八块,扔进沸水熬成汤,这道“香味扑鼻”的新菜式,就是所谓的抵押债务债券。

影片里的精彩比喻还有其他许多,在此恕不尽录;而美国次贷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也毋需多加一笔。

倒是片尾一行简短的警世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2015年,许多大型银行开始售卖一种“特制分块产品”(Bespoke Tranche Opportunity,简称BTO),这是CDO换汤不换料的别称。

想归想,尽管影片中的金融创新,大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但事实上,金融创新对社会发展也有很多正面作用,凡事不能以偏概全。

譬如,很多人把矛头指向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拉涅里(Lewis S.Ranieri),指他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创造了房贷抵押证券市场,促成30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机。

可话说回来,房贷证券打通金融市场,起到降低买房融资成本的作用,使美国房贷利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双位数,下降至90年代的个位数,让当地一部分人终于买得起房子。

最近,在采访工作中接触到几类金融创新,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太阳能债券,似乎都可为社会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

前者有别于传统以不动产当抵押融资的方式,指企业利用本身所掌握的专利和版权等,经评估后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对那些还没拥有实质资产的中小企业或起步公司来说,这或许能帮助它们融资和扩展业务。对一个注重创新的未来经济体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创新的催化剂。

太阳能债券和一般债券相同,只不过证券化的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电费收益。美国和中国企业分别在2013年底和上月底首次发行这种债券,本地也可能很快迎接它。

与房贷证券的道理一样,证券化可降低发展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成本,有助可再生能源的普及,最终能为地球节能减碳。

不过,人们未来会如何使用一种新金融工具很难推测,这就好比核反应,能发展成核电力,也能发展成核武器。只能说,必须警惕物极必反的原理。

《大卖空》里的几个投资枭雄正是如此,应验了巴菲特的这句话:“当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当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

(作者是本报记者 sheny@sph.com.sg )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