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关心胜于关注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蓝云舟

才刚过年没几天,一登录面簿最先看到的却是篇让人唏嘘的贴文。

前阵子苦陷抑郁的一名朋友如是写道:“许多人认为企图自杀是自私的举动,因为他们觉得轻生者不理会身边人的感受。我可以告诉你,当一个人走到这个地步,他们确确实实相信,没了他们,他们所爱的人日子会更好过。这不是自私,是精神病。”

余下行文大意是呼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照,不要漠视精神病;接着,作者请亲友在读完该文后把文字复制到自己的账户发布,以示精神支持,一小时后就可撤下,并注明不得使用“转发”功能。

举手之劳,又能拉朋友一把,当然是照做为宜。但我并没有那么做。

当下还真是有那么一闪念:如果那名朋友正好处于绝望边缘,向社交圈子发出的最后一次呼吁无法得到正面回应,会不会就这样想不开?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岂不要让人内疚一辈子?毕竟新闻报道的这些惨剧里,意图轻生者在作出不明智举动前往往会发出这类“信号”,如果等到事后才悔不当初,犹恐晚矣。

但必须关注的是,每次都是到了事情发生后,我们才会问,为什么没早点发现问题,好防患未然?那大概是因为:要发现问题一点都不容易。

传统东方社会强调“报喜不报忧”,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觉得应该往自己身上揽,不要麻烦别人。于是,我们被问起近况时,总很不加思索地说“很好啊”,即便被他人看出一些异状,也要以“没事”加以搪塞。

还有一些时候,人们或因自觉受委屈而选择自我封闭。基于个人经历和判断,我们有时预先假定,自己如何辩白对方都会加以反驳,所以选择无声抗议。常用的说法是,多说无益,清者自清,时间会证明一切。闻者何尝不是听得一头雾水。

不过,清者就算真的是清者,都不一定能够“自清”。保持缄默固然能暂避锋芒,但同时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或内心的负面情绪可能发酵,稍有一念之差,都可能酿祸。

上个月底,一名14岁男生疑涉非礼案,到警局录完口供回家后,坠卧组屋底层。这起事件一方面让人关注警方处理未成年者的调查程序,但更让人觉得扼腕的是,男生选择以这种方式作为对事件的最后陈词。

曾几何时,无声抗辩成了想当然的皇牌?对于选择最终沉默者,我们不知道他们最后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起伏,所以无从、也应避免对他们的行为贴上任何价值标签。不过选择沉默,是对一切沟通机制和管道失去信心的风向标。

不说话,是因为相信行胜于言,行动能证明自己的初衷。可是,如果既不言语,又不作为,又怎能指望他人具备读心术?这么做不但无法做到为他人着想,反而增添他人的负担。

回到我朋友那篇贴文,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该贴文的原作者,但我认为在高压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更应通过言语或行动关心身边的人。我选择不顺应他的诉求转载贴文,是因为那几秒钟的关注,无法真正重塑他对人际沟通的信心。

作为朋友,我能给他的,是更多的勇气,希望这份勇气能换回他对人际沟通更大的信心和安全感。无论对谁,沟通是一门我们天天在摸索的学问,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多一点证伪的求知欲,少一点的分别心。

(作者是本报记者 yzna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