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地铁与森林的真情

平溪天灯飞向国际,成了台湾旅游观光的一大品牌,然而平溪区居民希望靠的不仅是天灯,而是为台湾及观光客再现这个地区的铁道文化、旧矿业等历史和山林景色,就地体现平溪这个“活的博物馆”。(档案照片)
平溪天灯飞向国际,成了台湾旅游观光的一大品牌,然而平溪区居民希望靠的不仅是天灯,而是为台湾及观光客再现这个地区的铁道文化、旧矿业等历史和山林景色,就地体现平溪这个“活的博物馆”。(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慢三拍

减少用车、减少垃圾、维护我们的自然与绿化环境、多保健,都是让新加坡和自己的未来更健康永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今天辩论和讨论跨岛线的建设时,上述实际情况都是参考点,最理想的是拟议中的线路不必穿过自然保护区,但另一替代路线并非没有其他代价,同样涉及到很实际的征用土地等民生问题。还有第三个更好方案吗?

以放天灯闻名遐迩的北台湾著名旅游景点平溪,仍面对年轻人外流、只剩年长居民守着家园的困境。据报道,2015年,平溪全区平均年龄仍超过50岁,远高于台湾平均的37岁。这个老区还流传过这么的笑话:平溪线火车上,只坐了三个人,一个是司机,一个是列车长,一个是坐错的人。

而今虽然平溪天灯飞向国际,成了台湾旅游观光的一大品牌,旺了在地旅游经济,但大量国际游客和岛内游人也带来了另一苦恼:无数天灯造成的环境污染、山林火灾等。据《台湾光华杂志》的“古城老街旧屋”专题报道,平溪区正通过民间自发回收、社区奖励等方法激发民众协助捡拾清理天灯等垃圾,“而这都要靠在地人的加入,才能长期推动,花大钱聘请外地处理,只能应付一时。”

更重要的是,平溪区居民希望靠的不仅是天灯,而是为台湾及观光客再现这个地区的铁道文化、旧矿业等历史和山林景色,就地体现平溪这个“活的博物馆”。报道引述当地社区领袖说,这些都不是空谈,是居民日日的课题,“他们的生活就在这里。而留下的也会懂得,唯有被珍爱的土地,才有长久安居的可能。”

把镜头调回新加坡,我们岛上最近再掀起对拟建的跨岛地铁线的热议和关注,深怕若选择用穿过中央集水地带自然保护区的路线,即使投入多少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区的原始环境与生态多样性都多少会遭破坏。

这样的担忧和关切是实际的,也应感动,也是新加坡社会发展到另一阶段,已脱离唯物质或经济建设至上的发展论。

不过,跨岛地铁线的建设并非纯为发展,综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缩减,以及国家正积极推展减少开车(Car-lite)目标等背景来看,它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和永续发展的一环。

政府在2013年1月宣布我国将兴建另外两条全新的地铁线及延长现有三条线路,以便在2030年之前把地铁网络扩大一倍,从现有的178公里扩大到360公里,到时每十户家庭便有八户只需步行不到10分钟就有一个地铁站。

从我国东部樟宜地区横贯到西部裕廊工业区的跨岛线(Cross Island Line),途经罗央、白沙、榜鹅、后港、宏茂桥、新民、武吉知马、金文泰及西海岸,估计全长50公里,全部工程预计2030年完成。而由于它将贯穿现有及兴建中的所有地铁线,通车后将有助舒缓及分散这些线路的载客量,车程时间也会明显缩短。

另外,因为它和其他地铁线的衔接,包括东西、南北线和建设中的汤东线,一旦任何地铁线发生故障,整个地铁网络的密布就能有更多替代路线可选择,建少大故障对地铁乘客的不便。

然而上述四通八达的地铁线分布、“每十户家庭有八户只需步行不到10分钟就有一个地铁站”的愿景,得在2030年左右落实,许多中老年纪人士,大概只能默默祝福与支持。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65岁及以上新加坡公民计41万4800人;50岁至64岁公民有77万4500人。而30岁至49岁的国人是92万4200人,他们到了2030年时是介于44岁至63岁,为此,无论是从减少用车或方便出行的需要而言,跨岛线等地铁线的广布将让新加坡把社区医院、老幼看护服务和康乐保健设施,以及在地就业和政府机构分局等便民计划,做更透彻有效的规划与实施。

减少用车,减少垃圾,维护我们的自然与绿化环境,多保健,都是让新加坡和自己的未来更健康永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今天辩论和讨论跨岛线的建设时,上述实际情况都是参考点,最理想是拟议的线路不必穿过自然保护区,但另一替代路线并非没有其他代价,同样涉及到很实际的征用土地等民生问题。还有第三个更好方案吗?重要的是,无论设计或考虑哪个方案,各种利弊与环境问题等都必须按程序研究分析,最终目标是最终敲定的方案,即使不可能没有代价,这个代价是经过深思熟虑,也是经过周详缓冲以达到最小破坏或影响的。

这个过程,不重在哪个利益方或关切方谁输谁赢,少数和多数、弱势和强势的对战,而是希望在大家的热情辩论中——即使很激烈,却激发更多点和面的思考,减少不应有的盲点,也刺激创意方案。

平溪老镇虽严重老龄化,但并不“认老”,更不想只靠天(天灯)过日子和破坏环境,平溪商圈协会理事长王肇经在《台湾光华杂志》的古城老街专题里说,唯有在地人关心在地事,才能活络地方事务;唯有用社区营造的精神,鼓励在地关注投入,才能真正改善问题。而留守平溪的居民热爱他们的山城,“那份挚忱终究会凝铸在行动中”。

有心的人,都是在地人,为改善民生,或为自然和环境保护,都需要在地精神力量。辩论和细致研究是必须的过程。

(作者是本报副总编辑

gohshe@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