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室内外新人新作风,两家新业者带来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为巴士服务业带来新气象,不仅让车长受惠,也有助鞭策现有业者进一步提高服务素质。快满两岁、开始牙牙学语的小侄儿每次在马路上看见有巴士经过,总会兴奋地大喊“巴巴巴!”,他对巴士的热爱也让他在家里多了一个“小车长”的外号。随着两家英国巴士业者Tower Transit和Go-Ahead集团进军新加坡,长久以来由新捷运和SMRT垄断的公共巴士市场迎来百花齐放,原本不吃香的巴士车长如今成了业者挖角的对象。无独有偶,这两家前来抢滩的“过江龙”的掌舵人,都是靠驾驶巴士起家,比许多同行都了解操作巴士驾驶盘的艰辛。Tower Transit主席史密斯(Neil Smith,64岁)大学毕业后曾在悉尼Busways公司当管理见习生,周末驾巴士赚外快。后来他收购了一家小巴士公司,自己当老板也是司机。1995年与合伙人创办了澳大利亚Transit Systems,业务逐渐扩大,2013年成立Tower Transit,收购了第一集团(FirstGroup)在伦敦的部分业务及资产。至于在新加坡取名“前进新加坡公司”(简称前进)的伦敦最大巴士业者Go-Ahead,从伦敦调来负责本地业务的董事总经理伍德(Nigel Wood,53岁)也是从巴士车长做起。他在21年前加入Go Ahead时,头八个月是驾巴士,后来不断接受各种培训,尝试不同职务,最终获擢升进入管理层。两人早前先后接受本报访问时都不断强调,巴士车长是一份很有作为的工作,薪金不亚于其他行业,最重要的是公司会提供培训,让车长掌握新的技能,提高这个行业的专业性。换言之,一日为车长,并非终身都得操作驾驶盘。在他们看来,过去本地人不愿驾巴士、以致车长供应短缺,一来是因为薪金偏低,二来是工作时间和福利不够吸引人。于是两家公司为新加坡籍车长提供的底薪分别比新捷运及SMRT高出5%与15%,女车长更可享有长达26周的有薪产假。车长也无须为巴士添油、洗车及泊车,可专注于驾驶。为吸引现有车长过档,以及吸引刚离职的车长回流,前进也提供2000元的现金奖励;所有车长只要加入14个月,也可一次过获得1000元。在前进宣布薪金配套的两天后,SMRT也宣布从4月中起调高所有车长的底薪,并推出新奖励措施,无疑是为了避免车长跳槽及吸引更多新血加入。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的新捷运也表示正着手检讨员工薪金、福利、津贴及奖励金等。随着第三个巴士路线配套预料几个月内推出市场竞标,无论这个配套的经营权最终花落谁家,预料这场挖角战将越演越烈。巴士车长的就业前景因为市场的开放而一片光明,提高了这个行业的吸引力。即将在几个月后陆续接手经营26条巴士路线的Tower Transit,据知就吸引了不少原本从事其他行业的员工转行驾巴士。该公司在截至去年底聘请到的600多名车长中,有近半数是新入行的员工,当中最年轻的车长仅24岁。新人新作风,两家新业者带来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为巴士服务业带来新气象,不仅让车长受惠,也有助鞭策现有业者进一步提高服务素质。今年是巴士业关键的一年,自2008年开始酝酿的政府发包模式将正式付诸实行,Tower Transit和前进将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季落实全新的巴士经营模式,即由政府收取车资收入,并用于支付业者一笔服务费。在8月31日新捷运和SMRT的巴士经营执照到期后,由这两家上市公司经营的剩余80%的巴士路线(共分九个配套)也将逐渐过渡到新的模式,这些路线将继续由新捷运和SMRT经营约五年,之后会有更多巴士配套陆续推出市场供海内外业者竞标。不少巴士车长对新的发展引颈期待,套一句入行30多年的资深车长的话:“以前别人称我们为司机,现在名副其实提升为车长,不只薪水和工作环境改善,这份工作的专业形象也提高了"。有开心的雇员,希望也会有对服务更满意的乘客,让双方的旅程更为愉快。(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leecgye@sph.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