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战争对区域的冲击

字体大小:

中国聚焦

理查德·毕辛格(Richard A. Bitzinger)

自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便开始了重大的转型,这些变化涉及技术、组织和作战理念等方方面面。解放军还在进行中的改组,包括重组军区、设立军委联合参谋部、强化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控制和成立一支火箭军,显示中国领导人决心建立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事系统。

由于中国领导人表示要把国家打造成一个海洋强国,北京也开始展现落实这些想法的决心,建设一支能打而且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队。

“信息化”意味着信息技术,尤其是同指挥、控制、通讯、电脑、情报、监视和侦察相关的能力,被视为是提高军事效能的最重要途径。这需要通过网络电子一体战(integrated network electronic warfare)来控制电磁频谱,并利用微电子、传感器、驱动、隐形和特种材料的技术进步,为解放军提供精确攻击武器,包括弹道导弹和反舰艇或陆地攻击巡航导弹。

简而言之,在从人民战争转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长期转型中,解放军想要从一支以平台为中心的军队,转变为更多是以网络为中心的军队,或者说其主要特色是不同平台间的连接而不是平台本身。

解放军的最新军事白皮书,即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透露了中国最新阶段的作战理念。白皮书进一步强调信息化,并将其列为作战理念的核心。解放军将持续不再强调陆地作战的做法,完全放弃人民战争(除了在名义上和为了政治宣传),转而重视海军与空军力量:“必须放弃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

因此,解放军海军将逐步转向结合“近海防御”和“远海护卫”的战略;空军则将“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

说中国会很快赶上最先进国防技术目前为时尚早。尽管解放军表示要成为一支“信息化”军队,也渐渐变得更加网络化,现在却显然还是一支以平台为中心的军队。

这是个渐进的过程: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逐渐被淘汰、改良和升级,成为更先进系统的一部分或由新系统补助。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大力支持下,解放军似乎正朝向成为一支真正的信息化军队的目标不断前进。不过,这却是一个长远的战略。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政治文化日益强调受害者心态和由此产生的权利意识。此外,官方“中国被西方羞辱的论述”,也导致外交政策越来越受到民粹民族主义的推动。这让北京在海上领土主权的课题上越发不妥协。其建造人工岛的不合法行动便是例子。

这两个趋势,即解放军的现代化与迈向高科技战争,和北京对中国应该享有的地位的日益自信,意味着中国日渐不愿意支持亚太地区维持现状,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武力来维护国家利益。这些都只是近10年来才出现的发展。

这是对亚太区域安全的最大挑战。美国的反应,包括亚洲再平衡战略和在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行动,对让北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是重要的信号。交往和围堵是政策的两面。有鉴于中国最近的行为,目前或许应该更强调后者。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

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及军事转型项目协调员

原载研究院电子刊物

《RSIS 评论》

叶琦保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