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科研人员赞美上帝?

字体大小:

3月5日,社交网站“推特”上出现了一则消息,看完让人头晕,并造成8级“强震”。一份科学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已经找到证据证明人类是由“造物主”造出来的。科学家们看到该文后都觉得很无语,纷纷要求该科学杂志赶紧撤稿。

这个杂志是《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刊登了一篇题为“日常生活中手的抓握行为协调运动的生物机械特性”(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coordination in grasp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在3月4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已经发表了公开信,宣布撤掉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的语言“提示智能设计学说”。智能设计论是一种政治教义,认为生物的进化起源是神或者上帝的旨意和安排。

实际上,被宣布撤稿的文章阐述的是一项科学试验结果。对穿戴特殊手套的3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追踪和观察其手部的运动特征,以及完成一系列的手部协调工作任务。研究人员根据结果认为:“手部的协调运作应该是创世主的伟大发明”“创世主通过设计合理的生物机械特征,从而能够使我们舒适地完成一系列的活动”。

最让一些科研人员诟病的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总之,我们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人类手部活动机理的认识,并且验证了生物机械结构是创世主的伟大发明,并且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不断地调整”。

对此,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电脑科学家麦金纳尼(James McInerney)的评论最为辛辣。他说:“《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已经完全变成一个笑话了……它居然严肃地论证上帝的存在,也是够了。”

文章的作者是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医院的几名研究人员(医生)。他们称,文章论证的是没有找到与手部的协调运动相关的任何生物机械特征,即手的协调性是任何机械都不能比拟的。但是,由于英语不精通而使用了the Creator一词,他们以为该词的意思是“大自然”,或者要用the Creator来指大自然,所以认为手是大自然的杰作。

的确,这是一个语言与文化隔膜所造成的误解。the Creator在西方世界明白无误是指创世主、造物主、上帝等,而非大自然。这也说明,巴比伦通天塔的传说还真的存在于人间。据《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记载,人类当时联合起来兴建通往天堂的巴比伦通天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修建通天塔的计划败北,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现在,当语言不同之时,中国人要表达自己的科研结果也词不达意,在一项科研计划的发表阶段,就遭到类似修建通天塔的败绩,令人扫兴。

不过,最现实的意义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等七个单位于2015年12月2日发布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中国科研人员是否要严格遵守这五不准,即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中国人的英语不过关,在发表英语论文时势必要让第三方对论文进行修改,尤其是要让英语是母语的人对论文进行修改,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最需要反思的是,论文作者是否找了第三方中介公司对论文进行语言润色。如果没找,那的确是作者的英文有些不过关。如果找了,那就是中介公司在坑人。这个账怎么算,以及这个教训怎么汲取,不只是当事人,也是中国科技界需要探索的问题。

只是简单地规定“五不准”,显然不能让中国科研人员不发英语论文,因为职称、科研经费的申请,以及收入的多少,都与发论文和把论文发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有关,同时更与发表在以英文为主的国际高影响因子上有关,例如,学界所称的顶级权威杂志CNS(《细胞》《自然》和《科学》)。

另一方面,如果要彰显中国国力和科学水平,就应当鼓励中国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英文论文,而且要以高水平的英语来发表。这个任务该如何完成?除了让科研人员提高英语水平外,还得通过公平公开和易于监管的渠道,让既有较高英语水平,又懂专业的人为那些英文确实不好,但却能进行和完成很好的科研成果的研究者进行论文润色和把关,如此才不至于犯上把the Creator当作大自然来看待的低级错误(这个错误显然不只是语言学的,而是涉及西方文化的基本常识),从而糟践了科学论文证明和阐释的客观原理和规律,同时也歪曲了作者和研究项目的本意。

作者是在中国北京的科学作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