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一起优雅转型

字体大小:

慢三拍

转型,是对个人思维、进取心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磨练,不仅是长技能与知识。转型,也更考验个人的视野和包容心,无论那是对建立更有爱心的老龄化社会,或建立更具有竞争力又可持续性的经济。缺少了这方面的心理要素,对年长者的特别就业安排,对年轻妈妈重返职场的灵活安排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等等,还是会遭反弹。个人与社群,得到与没得到的,将继续势不两立。

上星期到宏茂桥—太和观社区医院探访时,楼下大厅有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教她的物理治疗师讲广东话。年轻物理治疗师是洋人,老人用简单英语单词教她几句广东话:举起左手,举起右手,举起左脚,举起右脚。

没机会跟她们谈,也不想打断她们的交流,但老人应是有心想让这“老外”物理治疗师多学几句方言,以便更有效地和医院里的年迈病人沟通,接受康复疗程。洋治疗师也很热心地听和学,跟着重复练习,气氛和画面都很温馨,一旁的人不时微笑和给予鼓励的掌声。

这种积极关系是正能量的积累与传播,也是老龄化社会所需要的。

人步入中年,再到老年,人和工作、职场、社会,以及家庭的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各方都需要调适。不是当事人,无法切身了解变化对生理、心理和情绪所产生的各种复杂因果关系。人对婴孩和孩童的呵护保护与耐心是天然的,对老人未必是。投身照顾老人的家人、医护人员、看护人员和义工等,都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和体力,周遭的人也须对这些长时间看护者给予最大的支持、尊敬和爱护。

新加坡经济进入成熟发展阶段,需要转型来提升竞争力,让中下阶层的人也能不断提升生活素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同样需要转型,而这是人的心理素质与思维上的准备,不单是依靠科技与先进设备代劳而已。

日本面对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对新加坡社会应怎么积极转型做好准备是个提醒。有报道指,据总部位于东京的一研究机构调查发现,日本生活费高昂,迫使贫困老人走向犯罪,以便能入牢房获得免费食物、住宿,以及医疗服务。数据显示,日本有约35%的商店偷窃案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做的;在这个年龄组中,又有40%的惯犯有六次是犯相同罪行。

与此同时,日本为解决人口生育率低导致老龄化及劳动力短缺问题,一方面从本月起调高法定退休年龄至62岁,到2025年再提高到65岁,另一方面为鼓励已婚年轻妇女重返职场,推出灵活工作制和无须值夜班等福利,却让这些年轻职业妇女在工作场所引起同事的骚扰和女同事排挤。

这些现象相信不会是日本独有的,而必须一提的是,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超过20%仍在工作,其年长劳动者比例是所有发达经济体中最高的。保持身心活跃健康,是许多日本老人继续工作的主要原因。

新加坡也在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并鼓励年长者保持活跃来增进健康——无论是在职场或退休后。整个社会要怎么从硬件与软件上转型才能有效达到健康乐龄、开心养老的目标?在转型过程中,又要如何减少日本社会面对的上述现象与社会反弹等副作用?

在中国,配合中央政府近年推出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即北京、天津和河北构成的经济圈发展战略),据报道将有大约30万在北京的浙江服装商户在行业分会的带领下,陆续迁移到河北落户,实现服装产业的大转移,预计这将会带动相关服装产业人员约50多万人到河北。整个大转移有助缓解北京城镇的过度拥挤,也带动还在发展的河北经济。

随着新加坡公共交通尤其是巴士与轨道交通更便捷,让年长者和职业妇女继续留在职场的计划,以及适度增设更多社区医院与医疗护理设施的规划,应该可以更有效进行。

这种社区设施与就业机会的分散或转移,意味着企业和行业的扩散与转移,这方面应该有更多的大数据收集、分析与分享,使有关的规划和分布能更有针对性,减少人力和商店厂房等资源规划上的错配。例如作为中长期规划,增设的社区设施和就业机会,应在哪些区,又适合哪些行业?这些新经济或社会建设,可以引进怎样的相关行业或产业链?目前各区的青年与中年就业人口又是在哪里工作,从事哪些领域?邻里商店的发展又可以有怎样的转型来迎合未来的人口与就业需要?国家或一些机关掌控的大数据,应该可以为企业和行业提供信息来加强它们的改革与规划。企业和行业本身,也应可从自己的领域收集到的采购、消费者的出行与消费动态中,分析各种可善用来改进业务的信息。

财政部长王瑞杰上周四宣布,政府将在三到五个社区试行乐龄支援网络计划。如果计划成功将在全国各区展开,把护理重心从医院转移到社区,并把每个邻里打造为年长者宜居、宜健康、活跃生活的邻里。这样的计划,对未来的社区交通、就业、相关的企业与产业链、饮食与购物,甚至是未来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学校教育对学生社区工作的培养等,都是现在就可以思考和规划的。而既然是在社区推展的计划,区内的相关人员与企业机构,应可一起参与规划,提出造福社区健康发展与就业的蓝图。

当下年轻人有个常用语“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缩写,即“你只活一次”,必须把握当下。要把握当下的何止是年轻人,需要迎应未来世界进行转型的,又何止是企业和传统经济的劳动者。

转型,是对个人思维、进取心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磨练,不仅是长技能与知识。转型,也更考验个人的视野和包容心,无论那是对建立更有爱心的老龄化社会,或建立更具有竞争力又可持续性的经济。缺少了这方面的心理要素,对年长者的特别就业安排,对年轻妈妈重返职场的灵活安排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等等,还是会遭反弹。个人与社群,得到与没得到的,将继续势不两立。

我们都需要优雅转型。

(作者是本报副总编辑

gohshe@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