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情

伟达:中国为何“摸到石头却不过河”

字体大小:

中国聚焦

最近,有中国旅美学者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尖锐指出:中国目前的改革局面,是已经摸到了石头,但就是不肯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是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句名言,意在敢于探索开拓,为民族复兴和文明进步,走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

过去37年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社会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和进步,至少已较为成功地涉过了“浅水区”。但许多深层次观念行为和体制结构问题还是异常顽固,也就是说改革的“深水区”依然难以跨越。

至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孙中山先生早就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当年也曾在延安的窑洞里指出:改出中国历史盛衰周期律的唯一有效手段,是民主,政府出自人民,人民监督政府。而21世纪新一代中国人,赞成拥护民主、法治、自由、权利、理性、宽容的现代常识和价值观,已蔚成主流。

尽管,在“文革”浩劫结束了40年后的今天,还有一些遗老遗少无法与时俱进,难免为旧日鼓噪招魂,却更多属于哗众取宠,叶公好龙之辈。假如让其到迄今仍属“文革”社会的朝鲜去工作生活,估计并没有真正愿意或者敢于前往的;就算有个别愚顽,也必成孤家寡人。

与此同时,“摸到石头,却不过河”,也确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顽疾,甚至导致功败垂成。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1860年代开始的所谓“洋务运动”,与同时期日本发生的“明治维新”相比,中日双方其实都摸到了石头,但区别是日本一鼓作气地跨过河去,而中国则徘徊在河中犹豫不决,甚至又退缩回去。结果导致日本突飞猛进,中国落后挨打。

为什么中国改革会发生“摸到石头,却不过河”的遗憾呢?从战略和哲学层次讲,笔者以为有历史惯性、文明缺陷和主体误区三大原因。

历史惯性,在于中国心态对此岸的依赖留恋,往往大于彼岸。对彼岸缺乏把握,摸到石头也难过河。此岸也包括了“向后看”的特征。说出来可能令绝大部分当代人惊奇,但一直到19世纪中叶前,即中国社会引入并逐步接受“进化论”之前,中国的主流思维都还认为事情是过去的好,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复古。

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一代人,虽然响亮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但实际操作起来,两者对中国社会文化其实都很陌生。譬如民主宪政,是通过众多选举、契约、争执、妥协、纠错、制衡、监督等程序才能发生。这对习惯于按圣旨办事,唯皇权是从的中国政治来说,颇为无所适从。反倒是俄国的“十月革命”模式似曾相识,比较容易理解仿效,因为下层民众起义,水泊梁山,改朝换代也是中国历史的常态。

文明缺陷指的是农业文明的习气过重,体系上往往走两个极端,或极权专制,或装神弄鬼,实际目的都是想教唆普通人卑微无助,而应该依附顺受。工业文明,尤其是后工业文明,主张民主科学,政教分离,实际是以人类理性选择法则,代替了自然界丛林法则,赋予个体以权利、知识和信念的自主支撑,也就意味着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发展解放。中国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其重大缺陷也萦绕盘桓,形成了中国向全面现代化跨越的巨大障碍。

主体误区是一个哲学问题,即何谓坚持自我,是墨守成规抑或浴火重生?墨守成规误以为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就可以无忧奔小康了。而真正有活力生命的主体,是在不断的进化、学习、创新、淘汰和超越中保持发展自我的。对自我主体,不能无论落后与否都坚守,误以为一旦过河,就会国将不国,于是不如不过河。这样的保守主体,难以承载未来的召唤和希望。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