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新加坡仍需面对的工程挑战

字体大小:

狮城脉搏

副总理张志贤在国会财政预算辩论中强调了工程师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提升工程师的待遇,来鼓励更多的国人投入到工程领域。政府对于工程领域的重视,也凸显了目前新加坡工程人才稀缺的现实。

如同许多从发展型走向发达型的国家一样,新加坡正经历着工程领域人才从兴起到成熟又衰落的过程。建国初期和发展期,一代优秀的新加坡人投身于工程建设中,在建国的50年内不仅解决了国计民生的工程问题,也让新加坡在公共住房、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成为世界学习的楷模。

然而随着新加坡步入发达国家,经济模式也从发展型渐化为管理型,管理和服务行业逐步取代工程专业,成为新一代的首选。近年来,无论是理工学院还是大学,工程专业尤其是传统的工程专业的门槛,都已低到无法再低,而许多学生选择工程学,只因为没有了其他选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中,最优秀的毕业生中有一半以上被非工程性职位挖走。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新加坡将面临工程领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短期内,新加坡仍可以凭借外来的工程专才应对社会发展,但长此以往,却不得不居安思危。新加坡在国家资源、民生建设、社会安全以及经济竞争力这四个领域,面临极大的工程挑战,也亟需召唤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投身于此,为之奋斗。

首先是国家资源的工程挑战。天生的资源不足是新加坡无法避免的难题。虽然建国一代的工程师们用勤劳与智慧,建立了新加坡的水资源安全网,也通过填海扩大了新加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供水供电和供地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需要。

在土地资源方面,新加坡通过填海,从建国时的581.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约719.1平方公里。但由于海洋地理和区域版图的限制,新加坡继续填海的空间已经不大。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无论是住房、交通还是工作与生活都需要更多的空间。当横向填海有所局限时,纵深发展就是新的出路。然而无论是向下还是向上发展土地资源,都是极大的工程挑战。其既需要深厚的土木和建筑学知识,也需要机械和电动机器,甚至信息技术的应用。

能源方面,天生能源匮乏的新加坡,几乎所有能源全靠进口。虽然近些年石油价格走低,可以让新加坡储备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但长远来看,能源问题既牵涉国家安全也关乎日常民生,如何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多元化供应和发展替代能源,都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挑战。

在水资源的问题上,虽然上一代的工程师打造了新加坡的水资源安全网,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出现,作为一个海洋国家的新加坡也必将面临新的挑战,需防范于未然。

工程师人才不足

其次是民生建设的工程挑战。近几年来新加坡地铁事故不断,究其原因是设备老化,维护不足以及负荷加重,但深层次的危机是工程师人才不足。新加坡地铁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构想,并培养出了建国一代的地铁工程师,于1987年打造出新加坡第一条六公里的地铁线,如今新加坡的地铁网络约180公里,并于2030年将达致近360公里。无论是地铁的新建还是维护,都是浩大的工程项目。近期关于跨岛线的建设讨论,与其说是有关20亿元的经济问题,倒不如说是价值20亿元的工程问题。

随着政府推出“减少用车”计划,如何提供替代的出行设施和系统并优化公共交通,也是系统工程的挑战。除了眼前的交通问题,新加坡也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打造一个更适合乐龄人士的宜居城市,在人文关怀之外也需要未来的工程师提供答案。

第三是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工程挑战。虽然现代的新加坡人是极其幸福的一代,没遇过战乱和混乱,但在国际局势仍旧不稳,恐怖主义不断升级的今天,我们很难确保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新加坡,不会成为恐怖主义的目标。

新一代恐怖主义分子的手法和设备也逐渐科技化,如何能够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国防武装到日常的安全监控和情报分析,都需要相应的工程师为新加坡保驾护航。除了恐怖主义威胁之外,网络犯罪和高科技犯罪也日渐频繁。如何提升网络安全,侦查和打击网络犯罪,也都是新一代网络工程师不可推卸的挑战。

最后是国家竞争力的挑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何确保新加坡在庆祝建国100年之际,所有新加坡人仍能骄傲地矗立于世界之林,新加坡的未来工程师仍将是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和国家脊梁。新加坡的经济转型必然需要技术转型和新型工程师人才的支撑,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生产力,并不仅仅是以新加坡人为先的政治考量,而是治国的智者前瞻性的主动转舵。

无论是智慧国理念的实现,还是转向智慧型和高技术附加值产业的工业转型,都离不开新一代具备扎实且广阔工程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新兴的智能制造业、生物与保健工程、新型材料、电子商务和大数据等新型经济竞争领域,也亟需有能力懂创新并有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工程企业家。

30年前,新加坡第一代地铁工程师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与召唤,成功建设了新加坡自己的铁路系统。然而渐渐眼前的金钱和算计遮盖了双眼,曾经的股肱之臣被冷落,忽略了潜在的危机和挑战。时过境迁,30年后,当地铁故障频发的时候,却发现曾经的脊梁已经老去,青黄不接之下只能求助于他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居安思危,任重道远。希望在SG100的时候,新一代和下一代的工程师能够接过前辈的使命,将新加坡小红点的奇迹继续。

作者是新加坡理工大学工程系助理教授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