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蕾:脆弱的和平

字体大小:

五湖四海

谭蕾

初春的纽约仍然春寒料峭,倒坍的世贸中心双子大楼遗址已建成纪念广场。寒风在宽阔的空间之间肆掠飞舞,往日的繁华与废墟,如今都已化成两个巨型的四方形水池,缓缓的流水一如无法停止的泪泉,忧伤的流淌着。水池四周的围墙刻着近3000多位罹难者的姓名,凝重气氛和数十米之外曼哈顿的繁华喧闹,形成强烈的对比。

事隔多年,九一一仍然是纽约的最痛。即使进入纪念馆,也必须接受乘搭飞机般的严格检查,但仍然无法阻挡来自美国其他城市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潮。纪念馆中的一切,让15年前那个毁灭性的清晨,更真实而近距离地呈现在你的面前。那已经不单是纽约的记忆,更是全世界的记忆。

正如纪念馆中所引用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句——“日夜都无法将时间的记忆抹去”(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一样,纽约正尝试通过记住过往,来让悲伤沉淀,让惨剧以另外一种方式,和今天的生活发生关联,从而达到痊愈,完成心灵的修复。

现代社会的资本、人才、科技和资讯无界限的流通,经济高速发展和都市的国际化及全球化,不仅没有让各种族和宗教价值观越来越近,反而背道而驰,激烈的加剧着彼此的冲突和仇恨。无论最终这是否归根于文明的冲突,人类都在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今的恐怖分子已不需要借助任何高科技或精密的武器,就可以将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作为随机杀戮的目标,同时对世界造成严重的伤害。15年前的九一一可说是典型先例的开端,它否定了提高国家军事科技能力就能幸免于难的理论,因为歹徒用最少的成本和最简单的方式,就能残酷和野蛮地摧毁生命。

九一一纪念馆里,保留了双子塔内一条被称为“幸存者的阶梯”的通道。世贸中心被袭后,许多人就是在浓烟之中沿着这些台阶保住了性命,那是生与死的临界。

九一一之后的一段日子,许多在美国以外的美资机构,都选择了低层大厦作为办公楼,并将营运中心和数据中心分拆到多个地点,作为反恐的其中一项应急策略。我所属集团目前在新加坡的商业大厦,也定期举行演习,让大家熟悉如何使用紧急通道到楼下集合。但单单懂得下楼,显然是不够的,公众或许需要参与更多的反恐演习,了解防灾避灾的手段,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

在新加坡这个多元种族的地方,一旦发生恐怖袭击,它冲击的将不单生命财产,更是多年辛苦建立起来的各个族群和宗教之间的信任。但和平是脆弱的,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论语》言:“君子不忧不惧”,我们只能努力让自己更坚强,并在宁静中自省,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更好的生活,并珍惜那些我们所爱也深爱着我们的人。

纪念馆中有一面美国国旗,它曾在世贸中心飞扬,在九一一后变得破碎残旧。美国中西部堪萨斯州的一群老人,用被龙卷风袭击后被打落的旧国旗,重新修补了这片旗帜。

看着这些年近古稀的老人用微弱的视力,将脸几乎贴在旗帜上、一针一线全情专注缝补着旗帜的照片,让人深深为之动容。九一一十周年之际,这面旗帜周游了美国所有50个州,每个州都将旧国旗碎片缝入了这幅”九一一国旗”中。美国人将国家的灾难故事,化成缕缕的丝线融进了旗帜,也缝入巨大的修复能力和顽强坚韧的斗志。

信奉用死亡来激发恐惧和仇恨的恐怖主义,忽略了恐惧既能给人性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却同时又能强化人性的心理恢复能力和团结一致的力量。因为最终,还是邪不胜正,而爱永远比恨更为强大。

(作者是私人银行从业员,本文仅代表个人立场

tanlei@singnet.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