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来兴:“世界公民”身份的迷失

字体大小:

傅来兴专栏

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台在4月28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人(51%)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s),而非某个国家的公民。这种趋势在新兴的经济体中尤为明显,有56%的人认为自己先是世界公民,其次才是自己国家的公民。

BBC自2001年就委托民调机构“全球扫描”(GlobeScan)进行这项调查,本次是从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间,对18个国家的2万多人进行调查。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不必过于认真,连BBC都说,调查的一个难题是“世界公民”实在难以定义,所以结果由大家各自解读和体会。

究竟什么原因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属于特定国家,而是属于世界?是不是很多人真的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受调查者在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时,恐怕也搞不懂怎样才算是“世界公民”;还是觉得有了这个身份就与他人不一样,或仅是一种浪漫的情怀。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人口移动更为方便也日益普遍,但移民和移动自由并不意味着自动成为“世界公民”。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充其量只是成为另一个国家的永久居民或公民。受限于地理位置,包括较强的本地意识、社区精神或是宗教力量等因素,反而会让更多人坚持自己是属于某个国家的公民。

交通运输的便利和全球化的结果,使得目前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迁徙活动;全球气候变暖、战争冲突、政局动荡紧张和国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让更多人选择到海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安身立命之地,规模更大的人口迁移今后还会看到。

中国是目前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国民更轻易接触外在信息,有7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但中国人拥抱“世界公民”的身份,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这个调查结果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况,首先必须先理清中国人对“世界公民”概念如何。但显然的,移民他处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公民,将会是今后中国社会的明显趋势。

相反的,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世界公民”认同感出现了倒退。BBC以德国为例,与2001年相比,德国民众的“世界公民”认同感有下降,现在只有3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这是15年来调查最低的一次。其中一个原因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向上百万难民打开了大门,使得德国人在身份认同上有了复杂的变化。

在2015年,共有47.7万个难民申请在德国避难,人数超出以往。但他们融入德国就业市场的步伐十分艰难,导致德国未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数目庞大的外来移民,改变了德国人的政治观点、公民意识和价值观。同样的,我们也不了解德国人的“世界公民”观点,但从开放难民进入国内,利用政策辅导他们适应德国社会,现在却普遍感觉收容难民是个沉重负担,德国人已不觉得自己是高尚、优越的“世界公民”。

萨迪克·汗以第二代移民和虔诚穆斯林身份当选伦敦市长,他之前接受《纽约时报》访问时说:“我是伦敦人,我是欧洲人,我是英国人,我是英格兰人,我信仰伊斯兰,我有亚洲血统,我是巴基斯坦后裔。”尽管萨迪克·汗强调自己的多元身分,但穆斯林是一个他甩不掉的身份标签。他的宣告只是彰显伦敦这个大城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但伦敦并非英国的缩影,英国也不能代表整个欧洲。

欧洲目前尚未摆脱难民危机,仍笼罩在伴之而来的“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氛围之中。英国在2005年还遭受恐怖袭击,而巴黎和布鲁塞尔去年底和今年初相继发生恐袭。虽然观念和人生故事没有边界,但公民权却是有边界的。信息时代的沟通便利和社交媒体上的发声,让彼此的距离大大缩短,并不意味着现实上人人可以成“世界公民”。

何谓“世界公民”?这个观念应追溯到苏格拉底时代。他在公元前五世纪时曾被引述说:“我是公民,但不是雅典的公民,也不是希腊的公民,我是世界公民。”当苏格拉底和古希腊哲人在神殿柱廊间、在议会上、在灿烂星空下讨论、辩论什么是道德、美、善、恶、品格、幸福、爱之后,感觉谈论出这些共同点,人类就可能构成一个共同团体。苏格拉底说出“我是世界公民”,绝对是属于精神层面范畴的理想追求。

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则追求“世界大同”,其最高境界是没有压迫、剥削的平等、自由的社会景象。但这是一个梦想,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可实现。当你跨过国界,在寄居的国家工作生活一段日子,慢慢以为已产生一种归属感,以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其中时,一个偶发争议事件,一个不经意的评论可能把你惊醒,原来肤色、种族、宗教信仰,甚至饮食习惯仍无情地隔阻在其间。

人们依据某一个国家宪法产生的公民权而生活,身份认同不只是“国籍”,还应是一种自信自豪有尊严的表现。若成为一国之民已毫无自信自豪尊严可言,那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只有更迷失而已。

“世界大同”的梦想是挂在嘴边,“世界公民”则更仍然只存在于想象,是无法企及的梦想。依笔者之见,BBC这个全球性广播媒体,在发掘世界各地人民如何看待自己身份认同的系列报道上,这项调查不过让它有更多的报道素材而已。

作者是本报高级评论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