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蔡英文模糊化的两岸政策论述

字体大小:

热点话题

蔡英文就职中华民国总统所发表的演说,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两岸关系部份,一如先前外界所理解的,演说中并没有公开接受“九二共识”及认同“两岸同属一国”的核心内涵。看来大陆当局并不会接受,甚至只有些许忍受。

民进党当局有关两岸关系论述,国台办随即表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大陆当局认为,蔡英文仍然在两岸关系性质上采取模糊态度,并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尽管如此,蔡英文的就职演说词仍有些善意,并没有出现类似两国论及去中国化的论述。

蔡英文赢取总统大位后,外界观察家论及民进党是否调整两岸政策时争论不断,至少有两种典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胜选后到总统就职前是政策调整机遇期:民进党现在已经完全执政,同时掌握行政权与立法权,调整政策空间更大,关键端视蔡是否愿意往“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中”的方向靠拢。如果蔡接受上述政策立场,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得以持续。

然而,民进党若调整两岸政策论述及接受“九二共识”,蔡英文及民进党将面临党内外台独基本教义派的质疑,甚至引发党内分裂及联盟阵线的崩解。两岸关系未地动山摇前,独派战略伙伴关系先行崩解。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民进党向台独立场的倾斜,仅是基于政治联盟获取选票极大化目标之需要。因此,大陆当局应选择在蔡英文就职前,向民进党政府施压以调整其两岸政策,与大陆相向而行。

第二种观点认为,民进党仍然不接受与迴避“九二共识”,蔡上台后两岸政策不仅不会重返扁执政初期的“四不一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不挑衅大陆,但也不认同“九二共识”,不接受及迴避“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基本核心价值。基本上,这派观点认为蔡英文不同于陈水扁,蔡是理念型台独,陈是工具型台独,尤其蔡曾提“中华民国是外来政权”,是“两国论”起草者,反对“九二共识”,正积极地从事文化台独。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在就职演说词上不会超越“九二史实”及“九二会谈精神”、维持两岸现状及遵循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但这些论述与大陆当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诉求,仍然差距甚大。大陆当局并不会接受。“九二共识”是大陆的最大善意与底线,两岸关系未有共同政治基础必然倒退。这种预估民进党两岸政策转型困难重重的观点,应属较为普遍性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大陆当局会接受民进党对“九二共识”弹性变通方式吗?大陆学界中也有温和观点论述,此即民进党可以宽松化弹性回应“九二共识”,不必照本宣科;“九二史实”与“九二会谈精神”已相当接近“九二共识”,但仍差最后一里路。大陆当局并不坚持必须接受“九二共识”这样的术语,可以在表达上有较为宽松化弹性解读,接受“九二共识”的关键不在于名词。大陆当局虽坚持“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但无明确要求蔡一定要说出“九二共识”这四个字。

这种观点及解读虽非主流,但却充满弹性。这些替代“九二共识”的做法,包括只要民进党改变其传统台湾与中国关系的说法,而是以“两岸关系”替代之,没有出现“两国论”;表明两岸人民同文同种属于中华民族;另一种说法是大陆当局期待民进党说出中华民国主权及领土及于中国大陆,表述依中华民国宪法处理两岸关系,预设两岸一国、一国两区也是一种善意。纵使蔡英文在就职演说词中没有表明接受“九二共识”,大陆当局对蔡英文也会将有一段听其言、观其行的阶段。

平实而论,民共两岸政策皆展现高度善意,只是双方政策立场过于南辕北辙、政策目标冲突太大。大陆当局的对台政策,从谈“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框架”;本来不接受台湾方面所提“九二共识”,后又接受“九二共识”,这确实代表大陆当局的善意。至于民进党的政策善意,在其主权论述与两岸关系主张也历经翻转跳跃,从台湾地位未定、中华民国政府是外来政权,改变为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国号;从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到主张维持两岸现状;从公投制新宪,到遵循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中华民国宪法;从“两国论”到“去两国论”,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

蔡英文在此次就职演说中表达多项善意,例如:表明台湾与中国关系是“两岸关系”,显示这不是国与国关系,而是一国内部关系;表明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关系,前者隐含“宪法一中”、后者之制订则是奠基于“一国两区”的概念,也符合“两岸一国”“两岸一中”意涵。这些政策善意需要双方细细品味及解读,民共重新相互认识、尊重及谅解、具同理心,如此方能逐步建立信任,累积善意。相信两岸领导人必能够搜索一条规避冲突的光明大道。

作者是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