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来兴:以多边政策应对低增长困境

字体大小:

傅来兴专栏

上个星期,政府公布数个今年首季的经济数据,一是第一季经济年比取得1.8%增长率,但环比仅增长0.2%,远低于去年第四季的6.2%;二是第一季贸易总额年比下降9.7%,跌幅比前一季(7.7%)大,环比跌幅为7%,非石油国内出口年比大幅萎缩9%,跌幅比前一季(3.5%)大,环比跌幅也扩大到4.9%;三是实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国内投资总额)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萎缩。

我国已连续三个季度只取得1.8%的增长率,贸工部虽仍维持全年介于1%至3%的增长预测,但预料第二季还会持续偏软。而国际企业发展局已把今年贸易总额增长预测,从原本的-1%到1%,调低到-6%到-8%之间;非石油国内出口的预测,也从零至2%调低到-3%到-5%之间。

此外,4月份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9%,经季节性调整后,月比也增长4.8%,这也是2014年8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表现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比分析师预测萎缩0.2%至0.3%来得好。但若不包括增长14.9%的生物医药领域在内,4月份制造业产值同比其实下跌0.1%。因此,4月份制造业产值取得增长,只能说是“意外”。

4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跌0.5%,已连续18个月下滑,创下物价持续下跌最久的纪录,但跌幅比3月份的1%和2月份的0.8%小,尽管通货膨胀依然处于负数领域,4月份核心通胀率已攀升至0.8%,略高于3月份的0.6%。从数据来看,通胀率今年下半年将开始上升状态,金管局已预测核心通胀率今年会逐步上扬。实际上,核心通胀率在过去几个月已上扬。

核心通胀率并不包括住宿费用和私人陆路交通费,除去这两项,通胀率回升意味着其他物价的上涨;而在经济展望仍旧低迷时,物价上升并不是好事,唯有希望核心通胀率的上扬是缓和的。

当前全球贸易增长是金融危机以来最慢的,这突显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持续受到增长低迷的影响。我国今年首季增长率以缓慢爬行开始,面对输入型经济风险和内部结构性的挑战,接下来的季度不可能看到有所改善。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低增长的轨道,我们可能更要提防陷入“增长陷阱”(Growth Trap)。

当一切都缓慢下来时,当各种外部不稳定因素无法控制,我们转向聚焦于经济重组和企业转型的改革,构建可持续增长的环境,以摆脱低增长困境。这些都是必要的举措。劳动力的萎缩,生产力无法提振,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盈利空间受到压缩,种种不利因素已在损害我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就如“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一样,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失去某些优势后,将停留在这个水平,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也会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的状态。如果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或模式的转变,就会面临“增长陷阱”这个大问题。

这几年来,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其实都陷入了低增长的困境。经济没有取得实际增长成为普遍现象,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就业难引发社会危机,转而阻碍经济复苏进程。

由人力部、全国职工总会和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组成的劳资政三方,上周发出联合文告,推出一套修订后关于人手过剩管理与裁员的指导原则,重点是鼓励雇主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裁员问题,并强调企业持守新加坡核心的重要性。

劳资政三方甚至表示,一旦发现有雇主以不公平的方式裁员,人力部将采取行动,包括可能限制有关企业为外籍员工申请工作准证。这份联合文告无疑是为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裁员情况先打预防针,告诫雇主如果万不得已必须裁员,必须尽早通知工会,必须遵循公平与客观的标准来裁减职位。

政府国会人力委员会主席郑德源随后也在面簿上强调,裁员应该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他吁请雇主在面对人手过剩情况时考虑其他安排,包括缩短工作周、重新调派人手、采取灵活薪金制或派员工重新接受培训等。

劳资政三方此时此刻发出这样措辞的联合文告,让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与焦虑开始增多。在面临增速下行压力时,我国外向型产业将继续受到冲击。中国正推动尚未有结果的结构性改革,原油价格持续偏低,美国联邦储备局在6月调高利率的概率增加,诸多不确定性带来难以捉摸的挑战,我国陷入低增长困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何化解经济所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低增长的困境,甚至可能出现的“增长陷阱”,我国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应着眼于努力减少内外失衡情况,采取广泛综合的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增长太脆弱,风险就会越大,寻找有效的政策组合和改革措施已更加迫切。

作者是本报高级评论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